单片式玻璃(OGS)与面板内嵌式(InCell)触控方案的未来竞赛(2)
因此,若是能够提高贴合良率、甚至减少贴合次数,就会成为触控制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对真正的最终生产成本而言,这比起基板的材料选择明显来得更为重要。目前触控产业已经有两种新技术正在发展中,而这两种技术的目的均是要取消掉感应线路基板的使用;一种是单片式玻璃触控方案,另一种则是面板内嵌式触控方案。单片式玻璃触控方案的发展来自于原先的触控模块厂,而面板内嵌式触控方案自然是来自面板厂。感应线路基板的取消并非就没有了感应线路,而是将线路或传感器整合至其他组件;单片式玻璃触控是与表面玻璃整合,而面板内嵌式触控则是在面板的上或下层玻璃基板上布置线路,若是上层基板(可能同时有彩色滤光片)称之为On-cell,若是下层基板则是In-cell。减少了感应线路基板的使用后,贴合次数也仅剩下一次,也就是表面玻璃和面板之间的贴合。这两种技术目前均还未至完全成熟,特别是触控感应线路对来自面板的噪声干扰,以单片式玻璃触控方案来说,往往需要增加一层阻绝层(shielding layer)并加上触控控制芯片的配合,才有办法维持既有外挂式触控模块的灵敏度。然而,发展的趋势已经底定,只待成熟后导入、逐年增加的成长率。
没有了感应线路基板以后…
在既有外挂式触控模块的价值链中,上下游串联虽然复杂、但是角色分明;包含了表面玻璃加工、光学胶材料、ITO靶材、铜箔软扁平电缆、感应线路基板(玻璃或薄膜)、模块贴合、控制芯片等,一般我们所称的触控模块厂指的就是模块贴合这一段。当触控模块厂选择单片式玻璃触控方案,企图将感应线路整合到表面玻璃上时,对产业与价值链所产生的影响其实远超过表面上的技术演进。表面玻璃加工跟触控模块是完全不同的制程,前者至少包含成形(forming)、化学强化(chemical strengthening)与光学镀膜(coating)等流程。当已经加工好的表面玻璃(piece type)要进一步进行ITO感应线路处理时,原有的黄光制程或是蚀刻印刷产线制程势必要另做调整。又或者选择先以大片强化后的玻璃(sheet type)进行感应线路处理后再切割成小片,如此将会使原有的强化玻璃强度(CS, compressive strength)减少约40%。
制程的问题终究会随学习曲线与时间得到改善或解决。然而当一线的触控模块厂选择单片式玻璃触控方案后,必然也要整合表面玻璃加工这项关键。其中的原因包含有:可以掌控表面玻璃的成本,表面玻璃处理的工法、制程与感应线路制程必须进行调整和整合,还有就是长距离的物流运送容易对玻璃造成破损。整合表面玻璃加工后除了可以缩短供应链的时间、提高整合效率外,同时也改变了价值链的上下游关系。
相比之下,面板内嵌式触控方案在整合上比较单纯,主要是牵涉到TFT LCD或AMOLED面板厂内部的研发能力,加上配合的触控控制芯片商之间的合作,比较没有牵涉到上下游的问题。面板内嵌式触控方案曾经有大量出货记录的是on-cell技术,包含三星SMD(Samsung Mobile Display)和友达;前者是On-cell AMOLED(又称为Super AMOLED),后者是On-cell TFT LCD。而至今还有大量持续出货的仅有三星SMD的On-cell AMOLED。早期in-cell电容技术在形成触控感应时,必须造成面板上下基板间距(cell gap)的形变,因此比较不适合支持表面玻璃的设计。不过近期提出的in-cell技术就已经克服这个问题,传感器的布置从基板间距之间或是下层基板上都有面板厂提出,甚至还有置放红外线光学传感器于背光上的设计。
以上这两种新的技术多半使用投射式电容原理,所以均可支持多点触控,同时两者也都省掉了额外感应线路基板的使用,而这对一般仅出货感应线路基板的厂商可不是好消息,包含了尚未线路化的ITO薄膜供货商(如Nitto Denko)和已经线路化的玻璃感应线路基板供货商(如HannsTouch)。不过从较完整的触控相关产业上下游关系来看,这两种技术对产业生态的影响却是不尽相同。(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