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其他 >

且看国产LED芯片如何博弈生存

来源:半导体照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8-10 21:00 
核心提示:就技术层面看,目前国内芯片行业确实已经达到110lm/W~120lm/W的研发水平,但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却属少数,技术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唯一关键,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最重要的要看其在量产良率、品质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竞争力。

“对于芯片厂来说,竞争从来就是国际化的。”一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近两年来美国、韩国、中国台湾等海外芯片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且我国LED外延、芯片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产能扩张,国内芯片企业面临如何发展核心技术、在市场中立足、崛起的考验。

在LED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LED通往通用照明这个终极市场的步伐日益加速,“通用照明市场还主要是政府在推,真正的市场还没有启动。”某位业内人士道,目前很多灯具厂商用集成的小功率芯片做照明,价格便宜但存在可靠性问题,随着发光光效的提升和照明对于器件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大功率芯片将是市场主流。“然而目前国内80%的大功率芯片还得依靠台湾和美国进口。”

不可否认,远到2008年全球瞩目的奥运会场馆鸟巢、水立方上的LED大量采用进口芯片,近至2009年,由科技部组织发起的是“十城万盏”试点示范工程及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三部委联合招标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保证示范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性能和可靠性做了较高要求,很多中标企业也都保守地选择了进口芯片。“国内大功率芯片企业从中受益较少。”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担忧道,如果未来中国一直缺失高品质的大功率LED芯片,即便政府在示范工程上投入十倍百倍的资金,那也只是为外国芯片厂商在中国赚取更丰厚的利润,中国本土的封装及应用企业永远只能获得微薄的“辛苦费”,中国的LED产业必将步入悲哀的DVD产业的后尘。据了解,目前国内芯片厂商大概有几十家之多,但国内LED芯片企业因技术、设备配套等问题产能未发挥出来。CSA统计数据也显示,中国大陆目前已安装投产301台,预计2011年中国MOCVD将新增约400台,总数将达到700台。随着产能的陆续释放,预计今年白光芯片价格整体将下降20%~30%左右,这将对国内中低端芯片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主要芯片企业厦门三安侧重于小功率LED背光和显示屏市场,杭州士兰明芯、武汉华灿聚焦LED户外显示屏市场,厦门乾照则专攻红黄光芯片,专注于大功率芯片生产的厂商主要为武汉迪源、广州晶科等。面临外资的强势进军,国内芯片产能释放,价格下降等多重压力的同时,国内芯片企业该如何突围?“在器件发光效率达到理论极限之前,LED行业将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领域,差异化、专业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某位行业专家表示。

“就技术层面看,目前国内芯片行业确实已经达到110lm/W~120lm/W的研发水平,但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却属少数,技术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唯一关键,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最重要的要看其在量产良率、品质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竞争力。”某位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实现100lm/W目标之后,中国LED芯片企业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产业化、规模化、效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此位业内专家也表示竞争将不可避免。“竞争是必然的,而且竞争将会非常惨烈,国内芯片企业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应对,在学习、借鉴别人先进技术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创新能力,提升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发展后劲,最终站稳脚跟与外企抗衡。”当然竞争也需要国家、政府、部门乃至行业的宏观调控与规划,以免资源浪费。“政府引导、标准的制定、推行是有序发展中国LED芯片产业的重要举措。国家也可以成立整体的研发中心从全局上引导整个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也有业内人士呼吁政府要加大支持引导力度。“在目前技术型人才的短缺,CPI以及各方面社会成本的增加的同时,LED企业的负担在加重;政府应当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支持企业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