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其他 >

英特尔移动芯片已成近期战略重心

来源:天极网 作者:王月宝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4 13:27 
核心提示:今天(6月24日)上午英特尔在京召开主题为加速计算创新 推动产业变革《英特尔2011年中战略沟通会》。 英特尔公布2011年Q1财报 营收为129亿美元 同比增长25% 美国东部时间4月19日,英特尔公布了其201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英特尔Q1营收为129亿美元,同

今天(6月24日)上午英特尔在京召开主题为“加速计算创新 推动产业变革”《英特尔2011年中战略沟通会》。

英特尔公布2011年Q1财报 营收为129亿美元 同比增长25%

美国东部时间4月19日,英特尔公布了其201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英特尔Q1营收为129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12%;净利润为33亿美元,同比增长34%,比上一季度增长3%;每股收益59美分,同比增长37%,比上一季度增长5%。

英特尔第一季度业绩远超分析师此前的预期:营收115.9亿美元;每股收益46美分。

Intel 财务长表示,Q1营收当中,有大概五亿美元是受惠于 McAfee 及 Infineon 的无线产品事业部门的收购。

英特尔之后又发布了第二季度营收预期,按非GAAP计算,营收128.5亿美元,上下浮动5亿美元。远高于分析师此前的平均预期118.7亿美元。显然英特尔并不认为全球PC销量增长下降的情况会对其有多大影响。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表示,201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是英特尔同期史上最好纪录,结合第二季度的营收指导,英特尔能够在2011年取得更大的成绩,并实现营收年增20%的目标。

然而面对市场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走俏,及竞争对手ARM在此市场占有率上的优势,英特尔不能忽视平板电脑已蚕食三分之一笔记本市场的事实。虽然英特尔也在积极研发超薄芯片,并和PC厂商联手推出轻薄笔记本系列,以挑战火热的平板电脑市场,但高额的资本支出已引起投资者们的担忧,要想保持净利润的持续增长有一定难度。

随着移动设备的急剧增长,刺激着对数据中心产品的需求,而这些设备又大都运行在英特尔的服务器上面并使用它的部件,这一利好条件对英特尔来说至关重要。英特尔也表示,第一季度其数据中心业务增长32%。

马宏升将任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 部署中国战略

另外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事是,英特尔执行副总裁马宏升(Sean Maloney)将出任新设立的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一职。作为最有希望接任英特尔CEO的人选,马宏升空降英特尔中国多少有些让人意外,但同时也显示了英特尔中国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

英特尔相关人士透露:“马宏升的到任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中国区的移动业务,还将全面负责英特尔在中国的PC业务与移动业务,乃至整个战略层面的事务,并直接向英特尔CEO汇报。” 可见英特尔对中国移动市场前景的看好和重视。

事实上,马宏升一直致力于推动英特尔的移动互联战略,这也正好契合了英特尔目前的战略方向,在稳固其PC芯片市场霸主地位的同时,积极研发低功耗移动芯片,努力在移动互联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然而ARM在移动芯片领域的强势地位绝对是英特尔进入移动芯片领域的最大阻碍,大部分销售较好的平板电脑并没有搭载英特尔的芯片,而且ARM移动战略主管詹姆斯 布鲁斯(James Bruce)又表示:“ARM芯片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着95%的份额,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一款智能手机基于凌动处理器。”然而移动互联却是无可争议的未来发展的方向,PC领域的繁荣与移动芯片的乏力,不免让英特尔有些尴尬。

对此,英特尔并不示弱,目前移动芯片已经成为英特尔近期的战略重心。并且英特尔还打造了自己的应用商店AppUp,可以看到,英特尔正试图用各种方式来开启移动芯片市场的大门。

外界认为,英特尔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与ARM的竞争中来。事实上,英特尔在产品上也有所突破。有媒体报道,英特尔在晶体管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英特尔将推出被称为三栅极(Tri-Gate)的革命性3-D晶体管设计,并计划批量投产研发代号为Ivy Bridge的22纳米英特尔芯片。这款芯片可以让原有能耗降低一半,这让英特尔有了翻盘的机会。另外在5月30日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马宏升表示,该系列的产品将于2012年上半年推出。马宏升发布的英特尔三年计划中,其芯片体积将从32纳米减小到22纳米再到14纳米,其发布新品的节奏加快了很多,由此也可以看出,英特尔在凌动处理器战略上几乎不遗余力。(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