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其他 >

英伟达掌门人黄仁勋:ARM芯片将将进军PC领域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6 08:05 
核心提示: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93年,黄仁勋创立了英伟达,想要把3D图形技术从硅图超级电脑普及到PC电脑上。该公司以每六个月推出一款新3D图形芯片的速度打败了无数竞争对手。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93年,黄仁勋创立了英伟达,想要把3D图形技术从硅图超级电脑普及到PC电脑上。该公司以每六个月推出一款新3D图形芯片的速度打败了无数竞争对手。

18年后的今天,英伟达仍然是硅谷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之一。它也是最后一个与微处理器供应商英特尔和AMD分庭抗礼的独立图形芯片制造商。

长久以来,分析师预计英伟达会被挤出PC电脑市场,因为其竞争对手已创造出了整合型芯片(combo chip),可将图形和微处理器整合到一个硅片上。他们批评英伟达未能创造出自己的微处理器。但是,黄仁勋有自己的制胜之道。早在2001年,他在推出GeForce 3芯片时,就为这个图形芯片增加了可编程性,使得它可以处理非图形计算任务,从而在一开始就冲击了英特尔的统治地位。可编程性让英伟达的图形芯片挺进从视频服务器到超级电脑的各种设备中。

而现在,英伟达正准备以Tegra和Tegra 2移动处理器为先锋,进军移动计算领域。Tegra 2已出现于摩托罗拉Xoom平板电脑和摩托罗拉Atrix智能手机中,这两款设备都是挑战苹果统治地位的Android设备中的佼佼者。在消费电子产品展上,英伟达宣布了“丹佛计划”(Project Denver),即研究基于ARM架构的高端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将能运行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这是黄仁勋的又一个较大的战略举措。

近日,英伟达掌门人黄仁勋接受了一群记者的采访。现将他们的对话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问:给我们讲讲你的战略吧。

答:若回顾一下英伟达的发展历程,你就会发现英伟达1.0是PC图形;英伟达2.0是具有可编程性的图形处理器,可以将我们的市场从PC电脑拓展到各种各样的计算设备上;英伟达3.0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并行处理器。其中一种功能就是视觉计算,第二种是节能型计算,它包含两个因素,一个是移动技术,一个是云技术。在将来,个人电脑就是个性化的电脑——不是PC电脑;人们最想要的个人电脑将是移动设备。

在公司内部,我们常说,我们是从三个方面来打造英伟达3.0的,这三个方面就是并行、移动和ARM。这么多年来,有很多记者问我,我们的CPU战略是什么,而我总是回答是ARM。尽管它听起来就像是开玩笑,但是它确实是事实。我在公司内部也这么说,我们的CPU战略就是ARM。我相信ARM对CPU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ARM架构真有这么重要吗?

答:现在的移动手机数量非常庞大,它不是百万级的水平,而是数十亿级的水平。这让ARM架构成为了全世界最有价值的芯片处理架构。

在消费电子产品展上,我们宣布的第一件事情是我们拥有了搭载Tegra移动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我们需要一个真正优秀的操作系统来释放Tegra芯片的全部能量。最终,我们迎来了谷歌Android 3.0。它具有现代操作系统的全部优点,具有视频硬件加速功能、图形硬件加速功能和多样化的API接口。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操作系统,我们很荣幸能与谷歌合作将它推向市场。

我们宣布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丹佛计划。我们有几百个工程师在研究CPU,至今已有三年半左右的时间。我们推出丹佛计划的战略目标就是将ARM架构芯片拓展到移动计算领域之外。例如,我们正在与ARM合作研发下一代64位的处理器,以便让所有的计算设备都能使用该芯片处理架构。我们可能会把ARM处理器运用到PC电脑中,因为迄今为止,PC电脑仍然是功能强大的设备,能够处理许多移动设备无法处理的事情。我们将进军PC电脑,但仍然会保留ARM处理器的节能性特点。我们打造的全新的PC电脑将比现在的PC电脑具有更低的能耗和相同(或更高)的性能。这就是我们对丹佛计划的设想。

第三件事情是由微软宣布的,即下一代Windows将会采取ARM架构。直到现在,人们终于明白了,我们的CPU战略真的就是ARM,我们将移动设备中的ARM一直带到了超级电脑上。ARM现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深度渗透到移动设备、PC电脑、服务器和超级电脑中的CPU。因此,我们对英伟达3.0的战略非常明朗,人们也很明白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就是要努力打造一个现代化的计算技术公司。我们希望,在未来三四年内,我们能让移动市场的业绩变成今天PC电脑业绩的100倍。这就是我们的英伟达3.0战略。(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