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人保财险副总裁:物联网时代的健康管理与保险(2)

来源:《保险研究》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1-29 13:16 
核心提示: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一是普通对象设备化。给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普通物品均赋予感知功能,使其成为感应的前端,成为终端设备。二是自治终端互联化。对以往各自独立和孤立的各种终端设备,通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一是普通对象设备化。给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普通物品均赋予感知功能,使其成为感应的前端,成为终端设备。二是自治终端互联化。对以往各自独立和孤立的各种终端设备,通过各种网络,采用不同的方式,将他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按照一定的规则,使他们能够快速地被发现和联系。三是普适服务智能化。智能化是物联网的一个核心价值,通过信息的大规模集成,为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需要解决的是基于各类实际需求的智能化应用问题,这种智能化应用不仅有被动意义的,更需要主动意义的。

三、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思路

无论是破解卫生管理绩效,还是发展健康管理和保险,基本思路均应当是围绕着“三个更加”展开,即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加深入的智能化。

首先,通过“更加透彻的感知”解决“望闻问切”的问题,核心是感知识别技术。从治疗,特别是从中医治疗的角度看,望闻问切是诊断的前提和必要,而这种望闻问切是需要实际接触,需要“面对面”,这就带来了效率问题,特别是交通和等待问题,许多病人抱怨“舟车劳顿”地赶很远的路,花了很长时间排队,结果医生只是“匆匆几眼,短短几句”就“下一个”了。也许在我们现有的供给条件下,也只能这么做。那么,我们至少可以问问,如果这样我们能否不这么“舟车劳顿”,或者说,我们能否采用一种远程的实现方式来解决这种简单的“望闻问切”呢?随着物联网,特别是感应技术的进步,回答在不断地肯定。

解决“望闻问切”问题的关键是感应技术,而感应技术在卫生行业的应用具体表现为生物计量识别和射频识别技术。从医疗行业的总体情况看,感应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发达了,但存在的问题是大型化和专业化,所以,这些感应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医院,如各种专业检测设备。从卫生管理和健康管理的角度看,我们希望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家庭化”和“便携化”,具体要求是低成本和微型化,还有低耗能、人性化、高精度、高安全性、简单化、一体化等。目前,许多研究机构和厂家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努力,如美国GE公司已经推出了便携式超声波诊断仪(Vscan– 视诊仪),这种设备的重量仅为390克,可以连续工作1小时。苹果公司推出了“ihealth”便携式血压监测系统,目前售价为99.99美元,而任天堂公司在其游戏产品WII中融入了大量健康管理的元素。在我国,东软公司开始了为社区,特别是农村偏远山村提供“健康监护一体机”的尝试。超思公司推出了手持式心电图仪,英福生推出了基于手机应用的“移动健康管理模式”,乐动公司则推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性产品“咕咚”。

“更加透彻的感知”功能在健康管理的应用还包括了定位系统,这种定位系统有GPS、无线室内环境定位、蓝牙、WIFI、ZIGBEE传感网、红外线定位和超声波定位等技术。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老人、小孩和不健全人士的碰撞、摔倒、走失和各种意外提供解决方案。

其次,通过“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解决“舟车劳顿”问题,核心是互联模式。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制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空间和时间,有了全面和有效的互联互通则能够很好地解决时空制约问题。物联网能够很好地克服空间距离,通过互联模式,就能够把各种信息迅速便捷地实行空间传递。同时,在时间方面,物联网能够实现“错时”管理,即医生和患者可以在各自的时间里实现与对方的交流,从而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解决互联互通的基础是互联网,互联网的接入方式有两类,即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终端则包括了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核心均是解决端到端的联系问题。就物联网应用而言,应当根据解决方案的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接入方式和终端设备,但从安全和可靠性的需要看,更加通畅和稳定是关键。

第三,通过“更加深入的智能化”解决专业化和个性化问题,核心是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目前,在医疗、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险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原因是各个信息是相对孤立和破碎的。依托物联网就能够把各种相关信息进行动态地联系和集合,并实现海量存储。有了数据库,特别是关系数据库,配合搜索引擎技术,就能够相对彻底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依托数据库,能够在更多范围实现数据挖掘,为诊断提供更为可靠数据依据。同时,通过智能化的应用,可以提供“网络医生”的服务,特别是在健康保健领域。二是依托数据库,能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实现科学和有效治疗,特别是在药品选择方面,能够更好地体现市场的效率优化作用。三是依托数据库,能够为患者建立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并建立起与感应终端的动态联系,使得医生以及家人等均能够实时掌握病人的实际状况。(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