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物联网中的电子身份识别技术(2)

来源:自电子工程世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1-24 16:41 
核心提示: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技术比其他生物认证技术的精确度高几个到几十个数量级。虹膜识别的缺点是使用者的眼睛必须对准摄像头,而且摄像头近距离扫描用户的眼睛,是一种侵入式识别方式,会造成一些用户的反感。 电子身份

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技术比其他生物认证技术的精确度高几个到几十个数量级。虹膜识别的缺点是使用者的眼睛必须对准摄像头,而且摄像头近距离扫描用户的眼睛,是一种侵入式识别方式,会造成一些用户的反感。

电子身份识别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在政府的推动下,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提高政府办事效率。EID服务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解决了智慧城市的身份识别问题。从物联网的定义看,EID服务是物联网发展的前提,物联网要达到智能化和自动化,必须首先确定用户及其物品的合法身份,针对城市的所有物联网应用都需要EID服务。

中兴通讯提出智慧城市五合一应用方案,把最常用的民生活动:户口登记、选举活动、驾照验证、水电气服务、医疗服务,综合在一起管理,所有验证信息统一保存,各个机构不必重复采集市民数据。综合管理方案让市民生活更优化,让城市更智慧。

户口登记信息能证明市民身份,还能凭此核查国籍、年龄、血缘关系等状态数据;选举证明是市民在某项选举活动中具有选举权的证明;在物联网环境下,驾照的验证变得非常简单,验证终端连接到物联网后,可以在线查询和离线验证;水电气是市民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目前水电气供应分属不同的系统,抄表、缴费都不方便,将水电气服务纳入物联网管理之后,水表、电表和气表都实现智能化,将大大方便市民的生活,并提高管理效率;在物联网中,可以把医疗仪器改造为智能传感器,通过医院和家庭两端的医疗智能传感器连通医院和家庭,建立远程医疗中心,进行远程咨询、远程监护和远程诊断。

智慧城市五合一应用方案以EID服务为中心,采用智能卡技术实现生物识别功能,通过身份信息采集、网络传输、统一管理和业务处理等多个环节让城市智慧化。

智能卡

方案选用带CPU的智能卡,存储用户ID、用户口令、数字证书、私钥4种数据,以及户口登记、选举证明、驾照、水电气服务和医疗服务的关键业务信息。智能卡内保存密码算法、公钥证书及其对应私钥,签名、加密在智能卡中进行,私钥不出卡,涉密内容不可拷贝,并采用双强因子认证——使用生物特征代替 PIN 码认证。

综合生物识别

4种生物识别技术各有优缺点。所以,电子身份识别服务采用综合生物识别方法,把4种生物识别集成起来,分成两组,一组是自然识别,包含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另外一组是准确识别,包含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电子身份识别服务系统通过配置,从这两组分别选择1~2种组合进行识别。综合生物识别能够提高识别精度,同时改善用户友好度,增加系统的易用性。

体系结构

智慧城市五合一应用方案的体系采用4层结构。

第4层应用服务层,由物联网应用、服务和用户组成,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包括市民信息中心、市民服务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通过智能卡和生物识别技术,使所有市民和服务提供者均使用统一的门户进行访问和各项管理操作,服务提供者不仅包括警察局、选举办公室和社区办公室等政府部门,还包括自来水公司、煤气和天然气公司、电力公司、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等。系统提供外部接口用于连接其他可扩展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电子身份识别方案为城市智能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市民身份,解决物联网应用最基本的问题,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