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的电子身份识别技术
物联网的终端是物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周围成千上万的各种物品。人是主体,物品是客体。对物联网最直观的理解是人们需要知道哪些物品,并控制他们发挥其作用。物联网需要识别物品,也需要识别人,本文讨论物联网识别人们身份的相关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含自动识别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互联互通;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其中“识别与通信特征”和“智能化特征”都离不开物体和相关人员的身份识别,物体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功能,物联网平台、物体、人员相互能够自动识别身份。
以此可见,自动识别在物联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生物识别技术是实现自动识别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物联网应用领域内,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等各个行业。
电子身份识别服务的概念
电子身份识别(EID)应用由来已久。从计算机产生之初,使用口令来验证计算机使用者的身份是最早的EID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EID应用逐渐扩展到电子政务和民生领域,负责市民、政府官员和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
与互联网相同,物联网能识别用户和物体的一切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这组特定的数据代表了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和物体的授权也是针对数字身份的授权。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使用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使用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EID服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物联网的第一道关口,EID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真实世界,对用户身份认证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3种:说出所知道的信息、展示所拥有的东西、提供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在物联网中身份认证手段与真实世界中一致。物联网中身份认证的手段包括:一、输入保密信息,如用户的姓名、通行字或加密密钥等; 二、展示访问卡、钥匙或令牌等实物,通过询问应答系统和物理识别设备来识别;三、利用生物特征,如指纹、声音、视网膜等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唯一的识别。
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子身份识别
基于生物特征的EID指通过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的电子身份识别技术。目前生物特征的研究领域非常多,主要包括语音、脸、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体形、敲击键盘、签字等。针对物联网,我们选择人脸、语音、指纹和虹膜4种生物特征作为基于生物特征的EID服务的识别基础。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但人脸识别技术难度很高,被认为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甚至人工智能领域最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
利用录音设备不断地测量、记录声音的波形和变化,将现场采集到的声音与登记过的声音模板进行匹配,从而确定用户的身份。这种识别技术因为技术问题识别精度不高。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作为识别技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可以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但是,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指纹因为指纹特征很少很难识别,手指出汗或被污染时常常无法识别。(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