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为何推广这般难(2)
“两种标准各有优缺点”,专家表示。基于13.56MHz的NFC技术规范是国际移动支付标准,它的优势是适用于大部分现有的POS终端机,SIM—pass由国内研发,它可以与目前的NFC设备兼容。但消费者换手机的成本较大,而且13.56MHz信号也不是很好。目前,公交一卡通和银联是这种标准的主要支持者。
2.4GHz的RFID—SIM技术由中国移动主导、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用户只需要付一张SIM卡的成本就可以实现手机支付。但是,因为工作频点与银行、公交等主要行业的POS机不一致,需要重新铺设或者改装终端机,这需要公共和金融部门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协调,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成本。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谢雨琦表示:“多种标准并存给移动支付大规模应用带来障碍。”罗健认为:“与13.56MHz相比,2.4GHz由我国自主研发,在我国应用普及上发展潜力更大。”
“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利益平衡。”罗健说,“难点在于跨行业合作的门槛较高、行业壁垒较大。”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主体涉及多个环节,其目前的竞争关系主要存在于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以银联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
那么移动支付究竟该由谁来主导呢?唐彬认为:“运营商有靠近手机用户的优势,希望成为用户唯一支付界面扩大自己的收益;银行则希望保持其在银行卡领域的地位,不情愿与运营商分羹;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靠近大量电子商务用户的优势,希望扩大业务领域和收入来源。”各方都想获得产业主导权,导致我国移动支付这块“蛋糕”还在发展初期就被混乱瓜分。
消除行业壁垒
从小额支付开始打开突破口
在8月27日举行的2010中国移动支付应用发展大会上,谢雨琦说:“移动支付的发展需要产业链各方树立合作共赢的观念,探索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共同促进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她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和三家电信运营商及中国银联等相关单位已经共同召开座谈会,专门讨论移动支付的标准问题。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日前也表示,工信部正在开展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并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筹备下一步的标准制订。
“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市场说了算,消费者说了算”,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冷荣泉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来推广移动支付应用的试点和普及。中科聚盟信息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鹏说,从市场的需求和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出发,可以预见“非接触、多应用的SIM卡”是未来发展方向,只需更换手机SIM卡、不换号、不换手机,即可使用丰富的移动支付功能。
对于制约用户使用的安全问题,赵鹏建议:“从小额支付入手,借鉴日韩等较成熟的发展模式”。他认为,移动支付还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对风险承担的能力,分担用户风险,来提高用户使用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来增加用户粘性,培养用户规模。
今年5月,中国银联联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工行、农行、建行等在内的18家全国及区域性商业银行,以及多家手机制造商等相关企业和机构,共同成立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说:“行业之间的合作,将促进更多商户的加入,促进终端数量的提升,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方便的消费体验。同时扩大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和使用移动支付。”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