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肉菜“身份证”:给农产品上把安全锁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7-05 14:40 
核心提示:在上海市江杨农产品(5.86,0.00,0.00%)批发市场,入场经营的批发商都持有能详尽记录农产品检验、交易信息的IC卡。有了这张IC卡,相当于给所经营的农产品配上了“身份证”,其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通过信息手段,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追溯链条

在上海市江杨农产品(5.86,0.00,0.00%)批发市场,入场经营的批发商都持有能详尽记录农产品检验、交易信息的IC卡。有了这张IC卡,相当于给所经营的农产品配上了“身份证”,其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同时,批发市场的每个摊户都配备了一台与终端数据中心相连接的专用电子秤。消费者购买蔬菜后,电子秤就会“吐”出一张小票,上面清楚注明蔬菜的品种、金额,还有一串追溯码。通过溯源码,消费者可以查询到上一级批发市场的摊位号、经营者,直到蔬菜的供应商、生产基地种植者等信息。这些确保农产品安全的举措,源于上海开展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所谓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指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从流通领域入手,建立市场倒逼机制,强化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提高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农贸市场等传统渠道仍是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这些市场以现货现金的一对一交易为主。统计显示,我国肉类总产量7000多万吨,规模化养殖约占50%,手工和半机械化操作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占75%以上,农贸市场销售约占70%,非分割包装肉的比例占85%以上。蔬菜产量6亿多吨,规模化种植不到10%,个体从业者占经营主体的95%以上,农贸市场销售占80%以上;散装和无包装蔬菜占87%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我国大中城市肉菜供应七成以上来自外埠。在全国大流通的格局下,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十分艰巨。

为了使广大消费者吃得更放心,为肉菜“验明正身”已显得十分重要。有了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一旦产品出了问题,责任者很容易被锁定。

肉类和蔬菜是“菜篮子”中的主要品种,消费量大。选择从肉类蔬菜入手建立追溯体系,通过信息化改造、加强市场引导等手段,可以改善流通基础设施,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带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

扩大试点

争取“十二五”末,使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覆盖城区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

日前,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第三批15个试点城市名单公布。两年来,我国先后分3批确定了35个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明确试点目标和任务,落实配套资金,健全了法规制度。

据了解,前两批20个试点城市已确定在260多个屠宰企业、140多个大型批发市场、5300多个标准化菜市场、2400多个大中型连锁超市、7100多个团体消费单位开展试点。上海、成都、杭州、宁波、无锡、青岛等地的追溯体系已投入试运行,初步实现追溯功能,并与中央平台对接。一些试点城市在取得肉菜追溯的建设经验后,正逐步扩大农产品追溯范围。其中,无锡市初步实现水果和干货可追溯,上海市则尝试建立了水产追溯体系。

但目前推行肉菜追溯系统还面临着不少难题。比如,一些商户因觉得多了一道手续而不愿使用,直接制约了供应链中产品及经营者信息的采集;一些顾客购买肉菜后不习惯索要小票。此外,不少地方肉菜经营集中度低,包装化、品牌化程度不高,也制约着追溯体系的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一方面要抓紧研发攻关,突破技术难点,加大流通设施改造力度,满足追溯体系建设需要;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统一标准,确保追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并适时向源头延伸,打造全链条追溯体系。

商务部明确要求,各地对执行相关标准情况进行评估,抓好城市平台与中央平台对接,形成完整的管理体制;切实改进招标工作,强化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同时,要求各地抓紧将运行维护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专门的工作队伍,落实运维责任,细化评价指标,完善评价机制和奖惩措施,不断提高刷卡率和数据上传率。此外,各地还要大力强化日常运行管理,拓展追溯体系功能;不断拓展城市平台功能,最大限度发挥追溯体系效用。

姜增伟表示,要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动员力度,让企业充分认识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下一步,商务部门将加大对试点城市的督导力度,并与农业部门合作,加强流通环节与种养植环节的信息衔接,探索建立肉类蔬菜全过程追溯体系。与此同时,还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争取“十二五”末覆盖城区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