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一生物学家用射频识别系统跟踪鸟类迁徙
消失300年后,欧洲秃鹃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欧洲。雏鸟出生后第一个看到的并非母亲,而是人类。人类教会它们捕食,还用滑翔机让它们学会迁徙。
“收养”小鸟
欧洲秃鹃曾是欧洲大陆常见鸟类,在那里生活了180万年之久。受人类捕猎活动影响,它的身影300年前在欧洲消失。
为让欧洲秃鹃能像从前那样繁衍生息,随季节迁徙,奥地利生物学家约翰内斯 弗里茨付出不懈努力。
弗里茨利用鸟的“印随”原理,让欧洲秃鹃把人类当成妈妈。“印随”指小鸟出生后会跟着第一个看到的大的活动目标走。在弗里茨指导下,25岁的德国学生斯特凡尼 黑泽和29岁的奥地利学生达妮埃拉 特罗贝充当16只欧洲秃鹃雏鸟的“妈妈”。
在近半年里,从日出到日暮,两个人细心照料小小的欧洲秃鹃,给它们喂食、梳理羽毛、教它们如何在野外生存。
英国《每日邮报》18日引述弗里茨的话报道:“看到不认识的人出现在旁边,小鸟会避免接触,迅速飞走。但当它们一看到”养母“出现,就会迅速飞或跑过去……摆出欢迎姿势。”
成功迁徙
弗里茨说,与小鸟“混熟”后,人类就可以教它们许多东西,比如不要害怕滑翔机。
黑泽和特罗贝耗费6周时间教小鸟飞行。她们每天带着小鸟去一架滑翔机旁,开着飞机带着鸟儿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上空飞翔,为长途迁徙至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区做准备。
去年10月,她俩带着16只欧洲秃鹃,跋涉1353公里,从奥地利飞到意大利。整个飞行过程持续36天,每天,她们都和鸟群在预定地点休息。三辆后勤车在地面跟随“迁徙”小队,为人和鸟提供补给。
最终,15只欧洲秃鹃成功抵达目的地,弗里茨说:“这个成功率令人惊叹……只有一只鸟在路上生病,无法完成迁徙。”
生存堪忧
弗里茨10年前开始致力于欧洲秃鹃迁徙研究,经历过无数失败。他最初“收养”的10只小鸟无一存活,后来每年都挑选出色学生帮忙。
为教会欧洲秃鹃迁徙,弗里茨和学生克服不少困难。不过他说,摆在这些小鸟面前的最大障碍恰恰是人类。
“每年都有鸟命丧猎人之手。意大利等国有捕猎迁徙候鸟的传统,”弗里茨说,“如今,人们捕猎候鸟不像从前那样为填饱肚子,而是为取乐。虽然欧洲秃鹃已被列入极度濒危鸟类名单,猎杀它们属于违法,但仍有人这样做。”
为掌握欧洲秃鹃生存状况,弗里茨和同事为它们装上电子标签,截至去年10月,50%的欧洲秃鹃已经装上这种标签。
“这一装置为我们的鸟度身定做,到今年3月,我们将为所有鸟安装。”他说。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