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从观望进入实战(2)
3、2011年度应用案例
2011年度,随着各行业云计算成功案例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往年的信息化基础上,从观望开始转为积极探索云计算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创新应用,简要列举如下:
2011年3月,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健康云系统在半年的测试及应用搬迁后,正式投入试运行,全国第一朵健康云落地上海。
2011年5月,青岛市正式宣布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牵头建设全国党政系统第一个电子政务私有云计算平台,以整合青岛市级机关各部门资源,降低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提高投资绩效,提升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2011年7月28日,“祥云工程”基础性保障项目“北京祥云工程中金云后台”正式揭开面纱,率先成为“祥云工程”第一个云后台。该平台包括云数据中心建设、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云数据托管平台建设、云后台运营服务支撑平台建设、云后台管理体系建设等内容,着力于为“智慧北京”提供“智慧大脑”。
2011年7月,西安高新区正式提出并开始实施“双云战略”,该战略由“高新区”和“长安云”构成。“高新云”主要致力于整合西安高新区的内部资源,打造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社会事务、企业运营平台;“长安云”则统筹科技资源,打造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涵盖政府公共服务、通信、旅游、交通、医疗等社会生活各领域。同时,西安软件园建设了西北地区首个云计算中心,将为园区企业提供基于云计算IaaS的各类服务,帮助企业减低成本,提高收益,促进西安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
4、电子政务云的实现价值
云计算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高安全性等特性,将其应用于电子政务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据对各地建设经验分析,电子政务云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电子政务云的建设将大大节约建设成本,降低国家财政支出
从总体上看,建设电子化政府云计算平台将极大地降低国家财政支出。将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的电子政务政府采购的支出集中起来统一用于建设云计算平台,费用会比分散建设减少许多。根据谷歌和微软两大巨头的经验,云计算使数据中心计算成本便宜30倍。云计算除能在计算方面发挥规模效益外,采用诸如虚拟化、自然制冷等若干新技术还能降低运行成本。比如,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硬件使用效率,动态调整资源,节约硬件投入。
(2)以IaaS为核心的云计算中心将为政务门户网站运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以及政务系统应用提供有力的后台保障
目前,政务门户网站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内容的日趋多媒体化,政务信息公开包含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信息,政务网站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就需要以IaaS应用为核心的云计算中心作为有效支撑。同时,随着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数据大集中以及信息交换要求很高的计算能力。传统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的成本在不断上升,需要利用云计算模式来提高政府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降低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
(3)以PaaS为核心的云服务平台将助力“服务型政府体系”建设
电子政务各类系统的建立能够使政府工作人员及时地了解到老百姓时下最关心的问题,使政府部门制定出的政策法规目的性更加明确,能够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树立政府廉洁高效的形象,拉近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维护社会稳定。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电子政府云服务模式,建立“一站式”、“一网式”的云服务平台,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4)基于云计算的交换平台将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联动与政务工作协同
云计算模式的“信息集成、资源共享”特性将在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中发挥巨大作用,通过交换平台的应用,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服务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桥梁”,将各单位的电子政务系统接入到云平台之中,通过云平台内部信息驱动引擎,实现不同电子政务系统间的信息整合、交换、共享和政务工作协同,大大地提高各级政府机关的整体工作效率。
5、电子政务云的发展与展望
根据201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重点,一是要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二是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这就说明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目前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和业务协同困难的现状,在部委层面,各级的信息资源需要有效整合;在地方层面,部门之间也迫切需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为了更好的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采用云计算技术是明智之举。2012年,将有越来越多的部委和地方政府推行电子政务云建设,整合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系统和管理机制,形成朵朵云共同绽放的美好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