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乐平:物联网市场10年难超电信业 运营商并非产业主导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物联网在10年内不可能成为与电信业匹敌的公众服务市场。在物联网市场,运营商只占1%,只能充当中间角色,不可能主导产业发展,但可以联系产业上下游协同推进。
市场不容乐观 运营商市场不足1%
韦乐平指出,市场空间是决定物联网战略地位的重要根据,也是目前引发物联网热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有些关于物联网市场的预测过于夸张。例如美国Forrester预计,201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万亿美元,2020年物联网市场将是电信业的30倍,比实际的1000亿美元的市场大30倍。
对于这种预计,韦乐平表示这种预测太不靠谱,他以实际数据举例说,“就物联网连接数而言,2010年全球连接数达8140万,其中包括中国近1000万连接数,离数百亿的差距恐怕不止是10年。而从收益来看,较低的ARPU值和连接数使物联网产业发展不容乐观。”
“即便在如此有限的物联网市场中,运营商市场还不到1%,离所谓的万亿级市场空间相差十万八千里。”韦乐平坦言,物联网在10年内不可能成为与电信业匹敌的公众服务市场,而物联网的发展关键是做到“心中有数,务实推进”。
谈及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中的角色定位时,韦乐平表示,“首先,运营商只是物联网产业重点行业应用的集成者,小众薄利市场,需要聚焦若干重点行业;其次,运营商是物联网通信管道的提供者,要着重提供基于网关的智能管道;此外,运营商是物联网能力平台的运营者,通过能力平台的构建,不仅限于物联网管道提供,而且具备物联网业务的服务提供能力。”
韦乐平进一步表示,“在物联网市场中,运营商只占1%,只能作为中间角色,不可能主导产业发展,但可以联系产业上下游协同推进。运营商物联网业务发展策略的总体思路应是以行业为主,重点切入,有效投入,规模效应。”
对于物联网的网络发展策略,韦乐平表示,近期应利用现有的固定、移动、卫星等网络资源可以支持近期的物联网业务发展,网络架构基本不变,对于某些特殊高价值物联网应用,可以通过网络优化和适配等手段满足需要。
“长期网络发展策略可结合FTTH、IPv6、LTE等下一代网络技术演进,加强地址、码号、频谱、安全、QoS等研究。随着物联网市场的扩大和收入的增加,再来考虑某些特殊高价值应用的网络需要,从而根据投入产出的原则决定网络改造的范围、力度和深度。”韦乐平说。
面临标准等多重挑战 商业模式乃成败关键
虽然物联网产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但韦乐平坦言,物联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技术、标准、市场、社会等多方面挑战。(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