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投资警惕产能过剩 缺乏创新应用
尽管产业发展方向尚不明晰,但举国上下的物联网热可谓高烧不退。
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都装入感应器,然后普遍连接形成巨大网络,那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
预计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十年里,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形成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巨大市场——这组被广为引用的数据,更是如同兴奋剂刺激着众多参与者的神经。
“现在全国上下的物联网热主要热在两头,一头是政府热,各地政府纷纷上马物联网项目,一头是企业热,趁市场虚火旺盛倒卖传感设备。”6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倒颇为冷静。
邓表示,现代信息通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也只有1万多亿元的规模,物联网在概念、标准等都不明晰的情况下,要想在短期内形成万亿元规模并不现实。
“眼下物联网无论是在国际或国内均处于初构阶段,没有标准化、系统化,市场实际应用也非常有限,此时芯片企业一哄而上投产传感器,必然导致产能过剩。”邓中翰认为,物联网的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目前产业发展还处在基础感知网络的初建阶段,目前全球已有的传感器市场不过400多亿元的产值规模,可单RFID就有30个组织制定了250多个标准。
“物联网是个好东西,但中国企业发展物联网一定要绕过行业壁垒,突出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环节进行积累投入。”邓中翰说。这与他当初创办中星微电子时选择避开英特尔锋芒致力于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开发、设计和产业化的差异化路径,异曲同工。
物联网缺乏创新应用
《21世纪》: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指示要迅速在无锡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自此,国内物联网产业化迅速升温,包括三大运营商、广电、国家电网等产业链企业,及上海、无锡、苏州、重庆、广州等地纷纷出台各自的物联网规划或战略。你怎么看待物联网热?
邓中翰:目前大家对物联网的项目、产业还处于炒作的阶段,还处于争夺政府资源的过程。仅去年8月到10月的短短两个月间,全国就有三十几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开始着手做物联网的规划工作,400多个地级市也开始跟从。但是,这些物联网规划与原来的规划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把现有存量资产和存量产业包装成物联网项目,于是物流成了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成了物联网,工业自动化也成了物联网。
尽管这些“旧瓶新装”的物联网应用现在有不少,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应用不多,有价值而且有生命力的应用就更少。因此,首先就要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没有有效的应用就没有物联网信息资源的搜集和储备。
《21世纪》:也就是说,物联网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那么,从根本上看,物联网产业链都包涵哪些关键环节呢?
邓中翰:物联网的关键环节可以概括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
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射频识别(RFID)、GPS、摄像头、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可靠传送是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是指对海量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实际上感知网处在物联网的最底层,借助RFID和红外传感器等实现对物件的信息采集与控制,再通过核心传感网将信息汇集实现物物传递。物联网的高附加值层面主要负责信息的处理和决策支持,负责智能处理基层网络间的信息,根据应用的需要可以覆盖公共通信网、行业专网甚至是新建的物联感知网等。(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