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标准 >

物联网遇标准化瓶颈利益“博弈”难达统一

来源:赛迪网 作者:张立美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23 13:31 
核心提示:物联网一词的出现,并不是没有它的作用,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一直在做,但是并未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行业在发展中也遇到重重阻碍,物联网给这些行业带来了又一次发展机会,并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将带动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

11月19日消息,2010年最为火热的话题之一当属“物联网”,物联网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由于政策鼓励,物联网概念炒得火热,报告中出现的物联网产业规模在炒作中成倍翻,这么庞大的产业规模是怎样预测出来的呢?物联网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之前一直称为传感网,或RFID,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并非近两年才开始,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被称为物联网关键应用的领域,其应用传感网已有十余年,为什么更名叫物联网就变了呢?个人认为是因为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生的产业,而是把各相关行业集合汇总到物联网产业中来,物联网目前通俗的解释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个概念很泛化,使众多行业都融入到物联网中来,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物联网是大箩筐,什么都往里装”。

物联网一词的出现,并不是没有它的作用,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一直在做,但是并未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行业在发展中也遇到重重阻碍,物联网给这些行业带来了又一次发展机会,并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将带动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任何行业,都要有各自的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无标准,行业内产品的性能质量很难去衡量,行业技术也将参差不齐,不利于行业发展。

物联网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规范的标准出现瓶颈,这也是所有行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的普遍问题,国际上在发展物联网的同时也不断有相应的物联网标准出台,光电子标签的标准就有很多,但是我国不能一味的用别人的标准,“拿来主义”在最后注定要吃亏,采用国外标准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秘书长王立建表示我国由于采用国际标准每年付出的专利知识产权费用高的惊人,是八国联军侵华赔款的数倍,美国在国际上打压我们的国家标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关键领域,美国与欧洲的标准并不统一,一是各自研发的不同,另一个就是知识产权问题,一旦采用别人的技术,就要长期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处处受制于人,在物联网领域,我国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首先,我国的传感器芯片绝大部分来自进口是不争的事实,缺乏核心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使得标准的制定工作举步维艰,要想在物联网行业掌握话语权,并不是制定出标准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如果我们能生产出高质量水平的传感器芯片而不依赖进口,使用怎样的标准可以完全自主,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

我国制定物联网标准时,是与国外标准进行利益的“博弈”,使得标准制定工作艰难,在国内,这种利益“博弈”现象同样严重存在,根本不容忽视。例如,最近海尔推出的一系列智能家电,之所以归为物联网,是因为物与物之间互联,智能家电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就涉及到了利益的争夺问题,主要是闪联和e家佳,无论是e家佳还是闪联都是信产部认可的,它们都是“信息设备互联标准”组织,也是“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的成员单位,二者的工作必然有联系,但也有所区别和重叠,需要更高一层的“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来协调。由于企业之间的利害关系,一些标准的制定必然会存在利益竞争。

除智能家电外,移动支付也存在标准化利益“博弈”问题,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有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标准,银联也有相应的成熟的国际标准,为什么最后统一为银联的标准而没有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2.4Ghz的移动支付标准呢?移动的2.4GHz标准固然有其不成熟之处,但银联的13.56MHz标准也有其不足,采用银联的标准必然存在利益分配难达统一的原因,若采用移动标准,银联将流失一大部分市场,这必然是所有银行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物联网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利益问题的协调将大大阻碍标准化统一的进程。

在物联网标准制定过程中,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博弈,各行业、各联盟、各企业之间相互博弈,都使得物联网标准难达统一。在标准化制定过程中,应先考虑技术问题,哪些技术拥有未来发展空间,拥有较高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样的技术才更有权力成为国家标准,只有技术够权威,才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人群,才有可能成为国际标准,所以在物联网标准化工作中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博弈”问题,鼓励技术进步,多设立国家专项技术课题,突破核心技术研发,从技术独立走向标准独立,从而真正主导物联网产业话语权。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