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杭州智能交通(2)
杭州师范大学工程中心主任夏莹杰博士指出,国家“十二五”关于智能交通的两个方向是:交通感知应用服务和交通枢纽建设。智能交通数据应用于交通信息服务,确实可以提高每个人平均每天的出行效率,出行时间可以减少10%—15%,减少出行成本,可以减少尾气排放20%,缓解环境污染等。如何把采集到的交通数据服务于广大市民,要解决两个重点问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前段时间,我们开发了一款软件,可以把采集到的多元数据进行融合,数据处理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5%以上,而且从数据采集到数据服务提供仅需48秒,基本达到实时性。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室主任朱文忠说,建议交通部门能够把智能交通信息发布出去,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算出自己的出行成本,决定今天上班是坐公交还是开车。智能交通不能只为管理而管理,应该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毕竟大家都是出行的人,可以让他自己来选择出行方式。
利用物联网等来解决交通问题
杭州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森教授指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积丰告诉我一个可喜的消息, 多位院士联合向国家建议,要用物联网的办法解决交通安全和交通拥堵问题,中央初步决定给他们120个亿。52所的陈宗年所长曾请我和何院士去他们公司参观,他们规划投入10亿—30亿搞智能汽车,而且要搞全国第一。今天有很多专家提到的问题非常实在,当前交通问题迫在眉睫,已经造成社会不安。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现在看来要解决问题,最现实的是,省市不仅要有条件的投入,而且要大量投入,来解决当前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加强高水平的研究,要把信息化很好地应用到交通领域。今天我看到的这个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非常好,但它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还是最初步的,实际上主要就是一个监视系统,还远没有智能的管理。所谓智能、智慧实际上是信息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目标,这是一定要去做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