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管窥:感知中国 我们集结(2)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06 13:36 
核心提示:去年从中科院微电子所博士毕业,选择到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工作的卢烁今对此也深有体会:当初微电子所从所长基金里拿出100万元,开展与物联网发展相关的课题研究,的确有前瞻性的考虑。故此,2010年年初微电子

去年从中科院微电子所博士毕业,选择到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工作的卢烁今对此也深有体会:“当初微电子所从所长基金里拿出100万元,开展与物联网发展相关的课题研究,的确有前瞻性的考虑。故此,2010年年初微电子所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了国家与此相关十倍多的科研项目支持。2008年5月我的导师与我谈话,让我转到现在的这个研究方向,当时我已经读了一年博士,担心毕不了业,但导师说服并打消了我的顾虑,我从原来的电路可靠性转到了现在的研究方向。”“我们做的东西很实用,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产品开发出来要进行测试,一般我了解到的,设计上做的很多,但测试方面做的不多。我们有全套测试设施,对产品各方面性能的了解有很大作用,不接触测试很多产品想不到。”

“在智能电网领域,很重要的核心器件就是绝缘栅双级晶体管,大到动车组小到电磁炉,都会用到我们研制的器件产品,对国家来说这也是战略性的产品。现在我们的研究进展很不错,比预计的进展超前。”卢烁今告诉记者:“现在的创业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开始的时候能把握好自己,现在一年相当于以后的十年。年轻时不拼以后就不一定有机会。”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崔莉尤其难忘的是,2010年元旦刚过北京下了一场大雪,“我和同事们深一脚浅一脚踏着厚厚的积雪,赶早班飞机奔赴无锡,就是想探究我们在‘感知中国’的建设中,能为恢复太湖的美丽容颜贡献些什么。我们不虚此行,在和无锡水利、环保部门的多次交流和商讨中,利用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海量存储、地理信息系统,把众多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做好了‘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的工作。”

据介绍,“感知太湖,智慧水利”这一物联网一体化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包括了水环境治理、防汛防旱和水资源管理三部分,第一期为水环境治理,旨在结合物联网技术对太湖水文、蓝藻湖泛进行智能感知、对蓝藻处置(包括车、船、藻水分离站、再生利用基地)进行智能调度和管理,彻底摆脱发现蓝藻靠人工巡查、打捞靠人工调度的状况。

感知太湖项目插上了“物联网翅膀”,使得浩渺太湖也可以被感知,进一步拓宽了“科学治太”之路,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实现了对蓝藻治理的智能感知、调度和管理。无锡市水利局局长王鸿涌评价说:“‘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系统在2010年太湖蓝藻的治理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当湖中的传感器感知到蓝藻暴发指数超过60%时,系统就会自动启动绿色报警,这些信息也会同时传送到打捞船上的GPS装置上,并优先指挥、调度附近的机械化打捞船,进行打捞作业。系统还会指示船只将蓝藻运送到相应的藻水分离站,分离出来的藻泥又被通知送往有机肥厂或沼气发电厂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置。”

为了加深对相关环保知识的“恶补”,崔莉在北京的中关村图书大厦,购买了与环保相关的二十多本书,整整装了两个大包,“这些书籍实在太沉,离计算所的路程虽然不远,但我走到一半还是走不动了,只好打了出租车回来。我们团队每人都拿了一两本书。”崔莉介绍说,“现在我们计算所的团队力量已不仅仅是‘观察员’的身份,也完全参与到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兵团作战中了。”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李子青是IEEE Fellow,他领导的团队研发的先进的智能视觉感知与识别系统,曾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出入境管理等得到了实施应用。2010年4月,李子青在无锡提出了面向人、车、物的“物联网视觉标签系统”,2010年7月,李子青进一步提出了“智能视觉物联网”,目前,这位科研新锐在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建立起了“智能视觉物联网研发中心”,研究智能视觉感知关键技术、设备与系统,及其物联网和公共安全应用。

神州布营列阵

中心副主任王汇联对记者介绍说,经过1年多的筹备建设工作,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初步完成了“筹建、起步、转型”的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的机构建设,2009年12月30日,江苏省编办批复设立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为省属自收自支的科研事业单位;2010年10月8日,中科院院长办公会批准同意,很快就在无锡新区设立了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作为中科院物联网领域的总体牵头单位,纳入到了中科院的“创新2020”建设规划之中。

无锡新区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负责园区的招商和企业服务,其总经理助理沈广平说:发展中心很多研发和管理人员是属于“双跨”人员,即从编制和身份上讲仍属于中科院的研究所,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则在无锡工作。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包括很多研究员和博士们都已经在北京等地安家。为了物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离开妻子和儿女,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辛苦工作,“记得在2010年年底,我们与发展中心王汇联副主任一起筹划MEMS公共技术平台,大家为修改一个文件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多,我回家后已是12点多,打开邮箱仍然收到王汇联发来的最新邮件,让我为他夜以继日的工作精神感动不已。”

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迅速壮大,也得到了无锡新区管委会和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了解到中心对人员的需求量很多,园区迅速组织人员摸清了总体需求,沈广平和中心相关人员一起,带着200多个招聘岗位的需求,到南京等地的大学校园进行宣讲和招聘,一天奔赴两到三个会场,直到晚上12点才回到家。

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迅速布营列阵,短时内已初步实现了创新资源的集聚:目前,中科院有10余家研究所参与了共建,包括:软件所、声学所、微电子所等,初步完成了以物联网技术架构为主的学科、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的规划布局。同时,结合地方产业结构,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层面,构建了科研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基于中科院、江苏(无锡)的基础和优势,形成了以物联网技术架构为主的学科(科研)与产业化布局,初步确立了其在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地位。

据介绍:2010年,发展中心参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和江苏省重大创新载体项目。通过这些任务部署,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物联网创新链布局,包括:传感器(制造、研发、设计、测试)、系统级封装(SIP)、网络与传输、信息处理、行业应用等,为江苏、无锡推动传感器与芯片、网络与系统等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赢得了先机。同时,基于重大专项的任务牵引,及与深南电路公司在系统封装领域的合作基础,吸引中航集团深南电路公司落户无锡新区,重点开展半导体封装基板研发、规模制造、SIP平台建设等业务,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元。

“中科院让我到无锡搭一个大舞台,我算是一位舞台总监,能否演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好戏,那就要看大家的共同努力了!”叶甜春说:作为国家级“感知中国”创新基地,发展中心应当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针对我国物联网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瓶颈和技术难点,开展重大技术研究;汇集中科院相关研究单元的力量和成果进行集成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和产品孵化;开展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发展。

“感知中国”,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正在汇聚着五湖四海的人才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中科院与江苏省、无锡市协同作战,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的研究,将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