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阿尔卡特祝振军:物联网应用的开放创新平台(2)

来源:赛迪网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0 11:08 
核心提示:我们作为一个网络框架的提供商,作为一个网络应用提供商,我们认为这个非常重要,否则这么多投资下去,最终总要有一个回报。所以着眼于国内物联网发展时候,同时也在看国外的运营商,或者国外客户是怎么样对目标进

我们作为一个网络框架的提供商,作为一个网络应用提供商,我们认为这个非常重要,否则这么多投资下去,最终总要有一个回报。所以着眼于国内物联网发展时候,同时也在看国外的运营商,或者国外客户是怎么样对目标进行物联网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到美国三大移动运营商,他们都在内部建立了一个物联网的平台,来积极地进行物联网的开发。包括跟宝马公司建立车联网的国际中心,跟这三大运营商沟通过,发现他们各自为政,自己在做一套自己的方案,但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用户可以有不同的车,如果这个车的牌号是你所支持的,那它可以用,如果不是你支持的就不能用。这里有一个国家层次和全球城市统一的平台,但至少说明他们在积极地进入物联网的领域。

物联网对网络的要求,尤其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要求非常高。在这里面有一个是海量存储和计算,或者是云计算,云计算中心存储的概念并不很新,为什么能够成为现实,是因为有高速的网络,包括3G,以及实现的4G网络。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前面讲到的WEB2.0的发展趋势,不同的物体之间可以进行沟通,更多的是终端都可以介入到云计算的平台里。我们认为从商业模式上来讲移动网络运营商完全可以从一个运营商变成物联网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进行非常有益的尝试。

正是因为面临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在阿尔卡特朗讯意识到单单作为IT领域的公司,不能完全来理解,或者完全来解决所有行业的物联网相关问题。所以我们09年创立了一个创新计划,意识到有很多新的运算要在网络上、云端运行,所以把不同行业的公司都整合到这里面来,与我们进行合作创新。这里面车联网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这里不淡淡做技术的验证,更重要的是做商业模式的探讨。

阿尔卡特朗讯从一个非常高的层次,或者非常简洁的层次来看,物理层次提供一个高效能的网络把移动终端都连接进去。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模式,实际上在运营商里它能够提供连接,实际上运营商可以提供很多资源,包括位置服务,QS,服务质量,运营商内部还有各式各样的资源,我们觉得这些资源对运营商来说在车联网运用里可以充分开发。比如云运营商客户沟通过程当中有一个场景,比如这个车在行使时候可以感觉得到油位低了,这样信息和这边加油站的信息结合起来,可以知道周围哪里有加油站,甚至于把网民对加油站的评语都可以传递驾驶者,只要有连接,就有很多资源,能够充分集合在一起,提供给消费者,而很多消费者原以为这个来付钱。

最后简单讲一下去年世博时候与上海电信、上海移动来合作,进行概念车的测试。逻辑上来看并不复杂,车上有一个网关,然后服务器这一端有各式各样的存储服务器,应用服务其,但在实验过程当中确实通过车的平台来做实验,发现作为一个4G网络它能够提供带宽高效各式各样的优点。我们做LTE的概念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把LTE从网络角度来针对汽车的应用,车联网的应用进行优化,使得运营商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网络来支持车联网的应用。尤其是4G的网络。现在我们进一步在车联网应用方面进行提高。

再一个是希望用这样的过程来进行开放的创新,把汽车行业,整个产业链上的公司能够与他们一起创新、一起探索。我们有一个网络的平台,在金桥有一个实验平台,在上海会有更大的实验网平台,所以在网络上希望能够与整个产业链的各家公司一起来看怎么样在车联网应用上进行各式各样的创新,并且在网络上来实现。

同时在业务创新上进一步需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左边可以看到在跟国外的运营商进行各个不同商业模式的创新。左边是与保险公司讨论怎么样让保险公司通过网络来监控开车者的驾驶习惯。如果开车者愿意接受这一点的话就可以把保险降低,这里有保险公司付钱的模式,也有消费者本身付钱的模式,所有这些商业模式从运营商本身来说它有很多资源来实施这些商业模式,我们主要是帮助商业运营商一起来把这些运用创新出来。

最后,这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合作伙伴,这里面不单单是在互联网、车联网的领域,同时在这五个领域里跟他们一起合作。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能够与各位车联网方面的专业、公司一起合作。谢谢!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