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郑立荣:应用物联网技术检验食品安全
6月1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主办,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隆重召开。赛迪网作为特约战略合作媒体将对此次会议进行全方位现场直播。
以下是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教授——郑立荣在展览会上的演讲实录: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教授——郑立荣:主要是讲最近国家对食品安全所做的工作。食品安全是全球关注的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最近欧洲的大肠杆菌,黄瓜等问题,欧盟发达国家都有这样的问题。讲的疯牛,还有口足病等,全球每年大概有2400到8100万人因为食品误食而中毒,这个比例应该说非常高。在中国来说食品安全更加迫切一点,越是发展中国家问题更严重一些。像我们国家高度发达、转型的时候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大家从苏丹红、地沟油等来知道食品安全的问题。像膨大剂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欧洲实际上更关注食品的浪费问题。到目前为止新鲜食品和水果当中大概有30%浪费在运输链上。浪费非常非常地严重。用物联网的手段可以解决不光是安全的问题。食品安全最早是从无毒消费走向高质量消费,所以物联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物联网真正的方案是这样,国内好像听了很多,讲到食品安全,很多人有不同的方案。目前看到的方案是用RFID来追踪。实际上真正的食品安全里发觉的问题来看这些技术远远不够。你让农民买传感器,这不太现实。
生产、加工、储运、消费领域有一个独立第三方来进行实施监控,食品除了问题反过来找到源头在哪里。而所谓的时时监控提供的信息是预先知道你,让食品一有问题马上停止,是这样一个过程。还有提供一些消费者的服务,所以物联网可以从餐桌到田间,真的叫无缝感知,安全控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目标:一,需要有一个好的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标准接口。这个原因很简单。做食品安全时候是一个小系统,这时候做不到真正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应该是独立的服务方,还有一个开方的平台,有各种用户来做服务,而不是生产者自己来做传感网、食品安全的信息。这实际上是不安全的。
在欧洲超市上如果检测出来食品有问题的话,因为利益驱动然后告诉你食品很安全,这实际上是不可信的,因为这不是销售的人员告诉你食品很安全,而是一个独立信息搜集方告诉你食品安全。一家单位、一个公司、一个企业能够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全开放的过程。要通过开放的网络来使得服务有所发展。再就是一些技术上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技术问题没有真正地得到解决。
从商业模式创新开始,服务的设计,怎么样建立一个开放的设计开始,价值怎么样产生出来,整个链来看价值怎么产生,谁拥有物联网,谁来创造价值,然后让城市里的消费者和农场里的生产者能够产生互动。然后是第三条,你货架上的生命周期预测,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不同食品的质量,以及在货架上的存活时间来定价,这个食品如果保存很好的话,价格可以高一点,食品在货架上放一周不会坏,两周不会坏,价格可以高一点,如果是容易坏的,那可以把价格降下来,销得快一点。先从服务设计开始。
所谓的追踪,一般从农场收货,然后到清洗、包装、运输到超市里,整个过程无缝控制,一个是生产场地,把食品安全的问题落实到谁生产上,需要创造一个品牌,他有品牌,有责任心,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还有整个运输,需要保证温度,一开始说RFID,就是谁生产的问题。还有温度链的控制,湿度的控制等问题。(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