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上海物联网中心三年行动计划

来源:中国物联网 作者:李文秀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08 16:59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贯彻《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精神,落实《 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 》,加快上海物联网中心及其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物联网核心技术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高地,制定如下三年行动计划。 一、发展思路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落实《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加快上海物联网中心及其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物联网核心技术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高地,制定如下三年行动计划。

一、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牢牢抓住嘉定区承担上海发展物联网产业重任的历史机遇,深化与中科院有关研究所的合作和产学研联动,加快集聚物联网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聚焦创新基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逐渐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载体,使物联网产业在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形成新的特色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二)主要目标

到2013年年底,基本建成研发、产业、应用三个层次的载体,即以上海物联网中心为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以上海物联网中心产业化基地作为产业发展支撑,以上海“智慧城市”嘉定示范区引领物联网广泛应用。从而,使嘉定区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创新发源地。

1、科技创新:以上海物联网中心建设为主要载体,搭建物联网产业化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物联网数据管控中心、物联网信息获取网络平台等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积极引进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到上海物联网中心开展科技攻关、建立联合实验室,力争建成10个以上物联网核心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及技术转化中心;掌握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专利主导权;形成相关领域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

2、产业规模:建成上海物联网中心产业基地,营造良好的新创业环境,培育和集聚一批物联网企业,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信息传输、定位跟踪、信息安全和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等物联网重点产业领域,形成10家以上龙头企业、200家以上骨干企业、50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产业集群。物联网产业力争实现5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

3、示范应用:以嘉定新城中心区为重点,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领域逐步实现具有引领和推广作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示范应用,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和理念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基本建成上海“智慧城市”嘉定示范区。

二、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建设核心技术研发高地,为物联网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建成上海物联网中心。重点推进上海物联网中心建设,加快建成上海物联网中心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平台的主要功能。在上海物联网中心形成一流的物联网科技研发中心、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物联网联合实验平台、物联网技术孵化平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创造条件加快吸引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物联网研发团队在上海物联网中心的核心研发积聚,形成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创新、产业合作的有效载体。

2、构筑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支持上海物联网中心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国家级的物联网技术测试综合服务平台、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物联网数据管控中心、物联网信息获取网络平台等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突破物联网的传感节点、微能源、基础软件、协同运算、数据处理和信息安全等一批关键技术,掌握核心知识产权,迅速占领物联网科技创新的高端环节。积极在物联网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立中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国家物联网产业体系相关标准制定。

3、积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加快物联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在嘉定形成物联网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集聚。充分发挥嘉定作为国家“千人计划”基地和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利用物联网产业发展良好态势,突出研发载体和产业载体的联动效应,将物联网产业领域作为全区人才工作的重点,集聚一批技术和产业高端人才,达到50名领军人才、500名高端人才、2000名高专人才的目标。

(二)打造产业创新集聚高地,为物联网科技创业和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1、打造“上海物联网中心产业基地”。集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力量,依托上海物联网中心的辐射效应,重点在菊园新区和嘉定工业区的部分区域,加快打造“上海物联网中心产业基地”,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创新活跃、服务一流的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载体。产业基地以上海物联网中心为基础,为物联网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等领域企业创新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大力引进和培育物联网核心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创新活力强劲、辐射效应显著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物联网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

2、形成若干物联网特色产业园区。充分利用我区科技资源丰富、产业创新活跃的基础优势,结合创新载体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在有条件的区域重点建设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物联网科技企业孵化园区。支持各园区通过优化政策、服务和配套环境,在物联网核心技术、信息服务、信息安全、应用创新等领域,广泛吸引物联网领域科技、人才、资金集聚,加快建设一批促进技术创新、核心技术突破、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创新载体,发展产业联盟、技术合作、金融服务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促成一批创新活跃的中小型物联网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持续创新。(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