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孕育千亿商机物联网率先掘金行业应用(2)
虽然车联网前景无限光明,但从目前情况看来,发展的道路却十分曲折,按照iSuppli汽车研究领域首席分析师的估计,在全球看来,目前仅有15%的车联网服务供应商能够获得赢利,即便是到了2013年,这一比例也不会超过一半。
对于车联网的发展,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客户解决方案总监张旭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车联网产业想要产生巨大的商业回报,至少应当具备三个核心条件:首先是标准,只有制订了全国性的标准,车联网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化;其次是投资;第三是要有组织保障,这个事情相对来说成功的机会就会很大。其实说到底,就是政策、标准以及商业模式的问题。
就此看来,此次《规范》的出台从政策层面解决了车联网发展的后顾之忧。在标准方面,据悉,目前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已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不仅仅是物联网标准,《规划》中提到的云计算、软件信息服务等新应用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中。
在运作的商业模式上,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进入市场的所谓“车联网”产品和服务,都是汽车制造商替终端用户埋单,通常一年到三年,到期后是否会主动续约服务还是未知数。
先行一步的车联网服务无疑是整个产业发展的试金石,但若他们不能找到匹配的商业模式,即便将来解决了管理和技术问题,车联网产业也将变得难以生存,因此亟需创新商业模式,寻找赢利点。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