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管理机构 >

“文广合并”深化6成地市完成(2)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于华鹏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1-29 13:38 
核心提示:据记者了解,除了上述报告提及的文化和广电等部门之间的合并外,对于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已经进入尾声。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应

据记者了解,除了上述报告提及的文化和广电等部门之间的合并外,对于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已经进入尾声。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应转制的419家地方出版单位已完成402家,应转制的2412家发行单位全面完成改革,29家电影制片厂已完成27家,地方362家电影公司已完成327家,460家电影院已完成411家,广电系统内需转制的57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已完成52家,38家省级党报党刊发行机构已完成32家。

此外,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改革也基本完成,2118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有590家完成转制,地方3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有595家完成转制。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将启动大部制改革,大文化部是最先启动的领域之一,其改革方案是将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并入文化部。

“无论是部门之间,还是系统内部,整合也都过半,甚至进入尾声,这对于可能成立的大文化部,提供了大部制改革的硬件基础和合并经验。”吴纯勇表示。

整合那些事

对于文化体制的改革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但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更加明确的是在2002年,是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提出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随后,文化相关产业的整合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

综合来看,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相关文化产业部门的合并,前者包括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出版社转企改制和影视企业上市融资等,后者则是将各地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文物局、体育局及打黄扫非办公室等部门进行精简整合。

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方面,文化部部长蔡武去年10月底曾向全国人大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称全国目前承担改革任务的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等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改革任务,占总数的96.5%,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29万多个。

部门合并整合方面也相应推进。“从最早的内蒙古自治区相关盟开始到目前,新一轮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已有十余年以上的时间,像上海和海南等地,在提出改革的方向标后即着手进行了文化和广电等部门间的整合,属于比较早的一批。”吴纯勇表示。

据吴纯勇介绍,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及相应省市机构改革的要求,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即文化体制改革所涉及到的区域绝大多数以县/乡/镇为主,然后再由地级市进行部门整合,最后是省级和直辖市层面。(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