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苏区文物《红军战歌》被发现
“油菜开花满段黄,宣传哥哥上前方,保护哥哥打胜仗,缴到枪支用船装。”近日,江西赣州龙南县发现一份属于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战歌》手抄本。
据长期从事红色文物研究的赣州市文物局专家韩振飞等鉴定,从《红军战歌》的纸质、保存方式和龙南县的历史背景来看,该歌本系1932年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编印,十分罕见,对于研究中央苏区历史和苏区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红军战歌》歌本纸质是民间传统制造的“竹麻纸”,每张纸表面都涂有一层桐油,以防虫、防腐蚀。该歌本为手抄本,封面上有五角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印章,以及印有“红军战歌”、“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字样。封底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编印”字样及印章,以及“公历一九三二年印”字样。整个歌本高17厘米、宽11厘米,共15页,品相完好,字迹清晰,收集了19首根据龙南当地山歌改编而成的红军战歌。歌词内容通俗易懂,充满战斗豪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巨大作用。
据史料记载,1931年,原国民革命军笫二十六路军在宁都县起义,起义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笫五军团。1932年,红五军团参加了赣州战役。龙南当时是重要的中央苏区县之一,红五军团曾多次深入龙南。其间,红五军团宣传发动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以及帮助群众收稻子、插秧等,教群众识字、唱红歌。龙南群众非常支持红军,贫困农民纷纷加入革命队伍。《红军战歌》即为红五军团在龙南活动时而作。
据了解,该歌本是龙南客家山歌大王、桃江乡农民艺术剧团团长陈科发在收集山歌时发现并收藏的。在龙南,陈科发因山歌、红歌而家喻户晓,许多群众找到他交流山歌红歌。两个多月前,陈科发在一个小山村收集山歌时,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专程找到他,拿出一本纸张泛黄的歌本给他看,陈科发一看到歌本上写着《红军战歌》几个字样,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老人见此情景就说:“你喜欢就给你吧!”陈科发听后非常激动,询问要给老人多少钱。他翻遍口袋将身上所有的钱拿给老人,老人说啥也不肯收钱:“我把书给你,是因为看到你对红歌的痴迷。”陈科发过意不去,于是到附近的圩镇上买了三斤猪肉、两瓶酒、三斤苹果和两盒糕点,送给老人家,以表感激之情。
8月20日,当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组到龙南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在陈科发的家中看到《红军战歌》,专家们传阅后一致认为能在龙南发现该歌本实属罕见。目前,陈科发已将该歌本里的19首战歌改编成山歌短剧,并根据当年苏区的场景,准备在该县大瑞山拍摄MTV,让《红军战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据悉,龙南县正在组织专家对歌词进行整理注释,并就《红军战歌》的珍藏和合理利用制定方案。
(责任编辑:韩杰)-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