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文物 >

全国政协提案委举行“关于立项建立国家文物安全与违法预警系统提

来源:中国政协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01 10:59 
核心提示: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就我国文物安全工作提交了多份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29日就“关于立项建立国家文物安全与违法预警系统提案”举行办理协商会。

如何保证我国文物安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就我国文物安全工作提交了多份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29日就“关于立项建立国家文物安全与违法预警系统提案”举行办理协商会。

做好规划 落实责任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说,当前有关文物的违法犯罪中,法人违法、政府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对文物最重大的破坏因素之一。在一些地方,文物部门被刻意排除在重大项目审查之外,导致在建设过程中文物被破坏。

“一些文物价值很高,但是由于没有定级,处于没有保护依据的尴尬境地。应该加快文物定级工作,使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得以明确身份。”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教授邵鸿指出。

“国家发改委在安排重大建设项目上一贯注重与文物部门的配合,对重点文物进行避让。为了让保护更有依据,建议对重点地区进行文物普查,并根据普查结果绘制文物地图,在分配重大项目时能够按图索骥,绕开需要保护的文物。”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王威说。

“推进普查工作有利于让政府对文物保护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要中央有数,还要地方有数。现在更多问题出在基层,如何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是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雷元亮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在提案中建议:建立并落实政府文物安全责任制,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领导的考核目标,实行文物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

对此,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副巡视员邢孔豪表示:“我们赞同并考虑在文物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试点,将文物保护考核结果送组织部门作为对领导干部考核的依据之一,并将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

增强力量 丰富手段

“截至2010年12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0余万处,而全国文物系统专兼职执法人员不足1万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提案中透露的情况,让与会者不禁为文物安全捏了一把汗。

据宋新潮介绍,人员短缺、技术手段落后是很多地方文保部门面临的共同困境。有的省级行政区文物局仅有不足10名文物执法人员,而且缺少技术手段,单纯靠人跑眼看,无法起到有效保护。

“意大利有专门的文物警察队伍,装备精良。我国目前仅陕西省刚刚组建了专门的文物警察力量,仅仅十余人。公安部已经在陕西省建立了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这对用信息化手段打击文物犯罪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也看到,现有的实力与文物保护的需求还有差距。”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黄祖跃说。

“加大对文物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没有专业力量是不行的。应该在文物量大的地方,建立专业队伍。如果一下铺开有困难,也应逐步建立机构,有了专业力量才有利于将责任落实到人。”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公安部警卫局原局长董福元说出了文物部门、公安部门共同的愿望。

对此,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一司副巡视员朱苇青做出回应:“根据编制工作的有关规定,建议文物流失重点省份的文物部门,积极争取同级编委的支持,扩充编制。对警力不足问题,经中央编委批准,我们将增加政法专业编制。之前已经下发第一批编制,目前正在会同公安部门协商第二批编制,建议在大盘中统一考虑增加文物保护警力。”邵鸿对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的建立表示关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技术防护很重要。目前,博物馆的技术防护工作得到重视,但是大遗址的技术手段还不够。技术防护并非都那么高精尖,有些地方很简单,一个摄像头就够了。”

加大宣传 发动人民

我国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的地处偏隅,有的占地达几十平方公里。周边生活着大量人口。

“面对专业文物保护力量短缺的现实,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尤其重要。要思考如何发动群众参与文物保护。如果周围群众漠不关心,甚至和盗墓者相勾结,就会使文物保护工作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因此,加强宣传工作非常重要。”雷元亮说。

单霁翔在提案中建议建立国家文物安全与违法预警系统,该系统也应包括积极与媒体建立互信互通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警示作用和宣传教育作用,扩大社会知晓面。

对此,黄祖跃表示,在建立国家文物安全与违法预警系统时,应在其中包括畅通的群众举报系统,并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对举报信息进行奖励。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