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文物 >

文物作伪史话:从谗鼎说到青铜器作伪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8-10-12 11:35 
核心提示:由于青铜器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自春秋以下,仿制、伪造的事就几乎没有中断过。《韩非子·说林下》曾说到“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赝往”的典故,这就是青铜器伪作史的肇端。而这鲁国伪造谗鼎以应付齐国的事,又见于《吕氏春秋》,而且记述更为翔实。
由于青铜器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自春秋以下,仿制、伪造的事就几乎没有中断过。《韩非子·说林下》曾说到“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赝往”的典故,这就是青铜器伪作史的肇端。而这鲁国伪造谗鼎以应付齐国的事,又见于《吕氏春秋》,而且记述更为翔实。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吕子》,是秦丞相吕不韦门下食客的著述。《汉书·艺文志》列之入杂家,乃因为它“兼儒墨,合名法”,包括了历史范围内各方面的内容,即便仅从史料角度上来看,也是先秦时代一部极有价值的著作。先秦诸子百家的著述散佚很多,有些靠《吕氏春秋》引征的片言只语而得以保存,如《吕氏春秋》中所记的岑鼎。岑鼎又称崇鼎、谗鼎,天子的宝器。盛气凌人的齐国为索取岑鼎而兴兵攻打鲁国,鲁君只好运了另一只鼎前往搪塞。齐侯也不是省油的灯,退了回来,还派人通知鲁君说:“如果柳下季说是岑鼎,我就接受它。”这个柳下季是鲁国人,鲁君请他出来为这只退回来的鼎作证。柳下季说:“你送岑鼎往齐国,是想留下真岑鼎还是想免去鲁国祸患呢?我是以信为国的,现在要破坏我心中之国而为你免除国难,这是我的为难之处。”鲁君无奈,只好将真岑鼎送往齐国去了。汉代高诱在注释这段话时,引用了《论语》“非信不立”的说法,推许“柳下季有信,故能存鲁君之国”。

《吕氏春秋》之立意,是借鼎之真赝和柳下季得体的说法,劝喻人们要善于审察时物,这一用意是很明白的。不过,这恰恰也是鉴藏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点。

延至汉代,商周青铜器已不能多见。一旦得古器物重见天日,往往以为是祥瑞的征兆。《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元鼎元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四年“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马牛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不过,有人怀疑此鼎是当时的作伪老手新垣平 (上大夫)为献媚武帝而做的伪器。后来,新垣平因献“人主长寿”假铭玉杯事发,落了个夷三族的下场,这实属咎由自取。在其后的二千多年历史中,所知的历代伪器及疑伪之器,据张光裕《伪作先秦彝器铭文疏要》一书的统计,多达1600余件,仅清代乾嘉以来百年的伪作就超过1000件,确实是愈演愈烈了。

以往曾有人以为仿古器乃由宋代人开风气,其实不然。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已记述了唐、五代官营作坊专事仿造铜器的事。今存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唐仿西周觯,是打过蜡的熟坑器,这件器物便出自赵希鹄所说的时期。说宋人复古仿造之风炽盛,倒是不错的。宋初铜料不足,朝廷曾发布禁铜令,仿造也难成气候。北宋中期以后,复古之风兴起,而这时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也多,仿造古器之风才盛行起来。见于宋代吕大临《考古图》记载的,便有庚鼎、辛鼎、癸鼎出于开封,晋姜鼎出于韩城,公诫鼎出于上雒,乙鼎出于邺郡等等。宋徽宗好古物,宫廷作坊便依照出土铜器大量仿制。《宋史·礼志》说:“初议礼局之置也,诏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彝之属。其后又置礼制局于编类御笔所。于是郊庙禋祀之器多更其旧。”当时所仿制的有礼器、乐器等多种品类。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还说到,宋太祖时,王朴善铸编钟,能与周代铜钟形状一样。宋徽宗时,曾以春秋晚期宋公戍钟为蓝本新铸大晟编钟,器形纹饰无不仿制得惟妙惟肖。显然,宋代颇不乏精于仿古的高手。

不过,仿作或复制的技术手段与作伪相近,目的却有霄壤之别,这是不可与奸人鱼目混珠,旨在坑蒙别人以射利的做法一概而论的。

有关伪作青铜古器的记述,最为详尽的当推宋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是书所述全为鉴别各种古器物之事。其中的“古钟鼎彝器辨”,专论青铜器物,穷原竟委,辨析精审。赵氏首先说到,三代器物各有不同的时代风格,商代器物质朴,周代雕饰细密,夏代刻缕细如头发。铜器入土千年后,颜色青翠滋润。坠于水中千年后,则呈纯绿色,且莹润如玉。如一直流传在人间的,则其色紫褐而有朱砂纹,伪物则多用漆调和朱砂涂在上面。以上三类古铜器都没有腥气,若属后人伪造的假货,只要把双手磨热再去檫它,则铜腥冲鼻,如是不难分辨真伪。

伪造古铜器的方法,是用水银掺杂锡末,就是宋代所称的磨镜药,先均匀涂在新铜器表面,然后用浓醋调和细硇砂末,以笔蘸汁涂在上面。表层出现腊茶颜色后,浸入新汲出的井水中,铜器就会出现蜡茶的颜色。如等到表面出现漆一样的颜色再浸水,所得就是漆那样的颜色,不浸水的器物则会变为纯翠色。三种颜色的铜器,都可用新布来擦出光洁莹润的效果。这样伪造器物的铜腥,因水银的阻隔而并不露出。惟古铜声音微弱而清亮,新铜则重浊而哄乱,终究难逃善辨者的鉴识。赵氏还详述了各代器物的形制、款识、字体、色泽以及铸造工艺等各方面的特征,既指出了前人的舛误,又记述自己从亲见之物考证的心得。是书不事空泛之语,后世鉴赏家推之为指南,洵非过誉。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