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专家:制度缺失致中移动高管涉案
日进3亿的中移动近半年处于多事之秋:随着中移动前集团党组书记张春江、前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施万中、湖北移动原副总经理林东华相继因违纪接受调查,4月份四川移动数据部总经理李向东携款潜逃未遂后归案,6月25日四川移动原总经理李华又因涉嫌违纪被调查……一个高速成长中的央企应如何保持机体的健康?本网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电信业内专家。
项立刚:中移动领导应重点关注内部监管制度缺陷
给中移动员工做过多次内部培训的知名电信专家项立刚告诉记者:“业内用‘一江春(张春江)水向东(李向东)流’来形容中移动近来的几起弊案,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电信业以前都还挺保守,胆子也小,不过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空间大了,是容易出事。”
据记者调查了解,作为央企中市场化运作的典范,中移动有自己一套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机制。
记者问:“中移动是否因为过分重视KPI而导致内部相应的监管机制存在缺陷?”
项立刚告诉记者:“这个圈子(电信业)里大家都把技术和指标看得非常重,对一些政策的把握上可能相对较弱一些。至于中移动是否存在内部监管制度的缺陷,现在还不好说。不过这应该是目前中移动领导层关注的重点。”
来自中移动的官方消息显示,江西移动总经理简勤调至四川移动担任总经理。据了解,与简勤一样面临人事变动的还有6个人,均为中国移动省级公司一把手。中移动此举似乎正印证了项立刚的观点。一位中国移动内部人士也表示:“中移动很多省公司总经理在同一位置上坐得太久了,难免滋生问题。”
工信部专家:应杜绝“一个人掌控一项重要业务”
“一个人掌控一项重要业务”是不少电信业内人士对李向东弊案与其主管下中移动无线音乐业务的定义。
据了解,李向东主持四川移动数据部、并建设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十年,正是中国数字音乐高速发展的十年。或许大家对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业务还不是很了解,但是谈到“彩铃”、“12530”、“全曲下载”、“咪咕汇”等,不少人就会恍然大悟。
公开资料显示,在2008(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在演讲中介绍,2007年,中国移动的无线音乐收入已经突破了100亿元,是传统正版唱片年销售量的50倍。目前,中国移动无线音乐一年创造的收入超过220亿元。
正是利用了“一个人掌控一项重要业务”的便利,李向东弊案涉及的数额高达3.4亿—4.5亿元。这恰恰与中移动同期发生的另几起贪腐案件的背景十分相似。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智库的一位刘姓专家向记者表示,在她看来,权力的过分集中并且缺乏有效监督才是导致中移动弊案频发的重要原因。这位专家说:“KPI是一家市场化运作公司的基本管理规则,与诱发腐败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KPI考核并不能看作是导致李向东类似弊案的原因。中移动作为上市公司,不仅要向国资委负责,还要向广大股民的负责,应该杜绝再出现一个人掌控一项重要业务的现象。”
华娱无线CEO:不正常的盈利模式极易导致腐败
华娱无线CEO潘榆文告诉记者,李向东贪腐案与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他看来,CP、SP与李向东利益牵连,更多的是因为中国移动无线音乐不正常的盈利模式。
潘榆文解释说,一方面,CP、SP都需要李向东主导的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资质审批,没有李向东的许可,各家企业就进入不了无线音乐领域;另一方面,中国移动的无线音乐采用的是绑定用户收费,即将“彩铃”、“全曲下载”等费用纳入到用户的话费中进行计算,这样也能够确保CP、SP获得实际的利益。正是在这种畸形的盈利模式下,CP、SP若想获得收入,就不得不向李向东这样实权人物进行“钱规则”。(责任编辑:谢东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