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转企是传媒整合机遇
8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报刊年内将全面展开转企改制。同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社挂牌成立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其实谈到报刊转企改制问题,也许只是目前中国国内特有的经济现象。追溯报纸诞生的雏形,最早不过是提供商业新闻信息的新闻纸,报纸无疑是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的产物,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商业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最新信息的需求。而这些新闻信息通过印刷技术传播,就形成了报刊;随着声音图像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播电视;随着网络的普及,门户网站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强势渠道。如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渐有融合之势,报纸内容网络化传播或者数字化生存,网络也不断融合报纸电视的内容。
在“一次采集,多元化发布”的全媒体的今天或者互联网时代,报刊转企确是存亡之迫。报刊改制,事实上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新闻传媒行业的推进。报社企业化经营管理,成立传媒公司,这不仅意味着,报刊作为媒体回归其商品属性,同时也意味围绕市场对信息的需求来开发传媒产品,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相比强势媒体品牌的全媒体传播方式,单一的纸质媒体完全处于弱势。的确,报刊不改制转企没有出路。
然而报刊如何转制改企?报刊转企改制无疑不能不考虑以下问题:第一是钱哪里来,首先是注册资本,据调查,目前60%-70%报刊都是亏损,50%-60%的报刊没有注册资本,怎么落实这些注册资本是个问题。其次还有解决员工社保等投入问题。第二是人哪里去,报刊改制注销事业单位,员工全员签劳动合同,这涉及到如何充分利用传媒行业人力资源的问题。报刊改制成立传媒公司,传媒仍是主营业务,只要是做媒体,内容和影响力仍是王道,因此应充分重视人以及对人的管理。第三是报刊改制转企之后,机遇何在。正如有人疑惑,报刊不改制没有出路,改制后是不是就是末路?如果把报刊改制之后始终定义在纸质传媒的定位,改制的确很难言出路。但如果从成立传媒公司、围绕市场信息需求开发传媒产品的角度来看,报刊改制转企还是充满机遇的。
近观这几年互联网公司的蓬勃发展,当然互联网发展前景是原因之一,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良好的融资途径。如果通过报刊改制转企解决了报刊的融资途径,可以预测,报刊的质量将会有较大的改观。可以这样说,已现颓势的报刊将因改制转企而获得一次新生的机会。
目前,新闻出版行业还实行刊号管理,因此有限的纸媒报刊可以说仍是稀缺资源,值得资金关注与投资,民资参股报刊改制,也应在情理之中。当然,改制转企不仅是报刊的新生机遇,也是各种闲散资金的机遇,更是媒体行业各种兼并资源整合的机遇。
在全媒体时代,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多种传播途径,“一次采集,多元化发布”事实上是对新闻信息资源最高效的运用,也是更好的服务受众,对受众多层次的信息需求的满足。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