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上海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展望(4)
4.1 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服务能级
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深化应用发展的基础,需要以完善全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推动各类信息通信网络优化升级,提高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为重点,全面建设城市宽带立体的高速信息公路城域网。
加强城市信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多元化多种接入方式融合的城域网宽带通信能力的提升。改善本地多种网络互联服务的环境,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网络接入”、“信息传输”以及“服务提供”的均等化,促进城市网络服务总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一是,建设无线城市,实现无所不在的无线宽带连续覆盖和无缝应用;二是,加快推进光纤到户,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宽带光纤网络,提升网络服务能级;三是,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推动IPV6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满足网络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要求,促进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信息化功能型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专业级的云服务中心。配合上海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推动专业领域云中心的建设,提供一站式外包服务,以满足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提高超级计算中心服务能级,不断完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超级计算在气象、基因、药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4.2 提升信息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信息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十二五”时期,应支持宽带化、移动化、泛在化、智能化在经济领域的创新和应用,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经济向高效益、集约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提高传统产业中信息化贡献率,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能级。以重点行业为主体,骨干企业为依托,优化生产为着力点,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渗透,逐步提高工业产品信息化含量。支持信息技术在造船、钢铁、电气成套设备制造、石化化工等战略性产业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倍增作用,走节能低碳、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信息传感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信息化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集成及推广应用;推动信息化对新兴产业的融合渗透作用,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的产业化进程;加大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信息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推进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创新与融合,加快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行业,特别是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数字文化等信息服务业,增强对城市综合服务的带动作用;完善公共平台服务体系,鼓励提供第三方“外包”式服务;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技能与网络消费理念的普及,加快新型商业模式的创新,引领和带动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4.3 推动信息化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创建便捷、宜居的城市生活
从服务公众的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居民习惯,方便快捷的公众服务体系,整合业务流程,提供符合公众需求的社会服务。
建设“数字社会”的城市服务网络,推动城市生活向保障化、便捷化方向发展。突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关注面向民生的文化教育、劳动就业、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构建全民学习网络平台,推进教育领域信息化,鼓励全民化、个性化的社会多媒体远程教育、培训的开展和普及;提高卫生医疗领域信息应用,推广以市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化应用,以信息化支持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加快网络文化创新,改善公众文化生活,培育一批优秀的民族网络文化产品,加快发展海派文化数字内容产业,促进公众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健康化和丰富化。(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