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有线 >

有线电视们,狼来了!看Youtube的平台付费新玩法

来源:钛媒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5-12 12:38 
核心提示:YouTube的付费频道节目的数量和阵容,还远远无法匹敌有线电视的规模。然而,假如一些主流电视网参与其中,这种方式的影响力就不容小觑;更何况,如今已经有过百万的其他内容频道在通过YouTube的合作项目创收。像每月收费5美元的《Colbert Report每日播报》、每

Youtube新推出的内容频道“承包”模式十分聪明:第一,频道内容合作方可以向用户按月收费;第二,打包购买的内容可以跨平台播放。Youtube这一平台新玩法,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威胁到有线电视的生存。

钛媒体注:视频网站的崛起,对电视观众的抢夺已经威胁到不少有线电视产业的旧秩序玩家们的生存。开创了视频UGC模式的Youtube,一直在盈利模式上不断探索。今天正式推出和部分频道内容方的合作计划,即允许内容方直接设定套餐,向用户按月收费。

Youtube的试点计划,有两大亮点:

第一,不是向Youtube付费,而是向内容合作伙伴付费,付费优惠政策制定权也在内容方。如此,保证了Youtube平台还是免费的,而打通内容方和用户的做法,使得平台价值实现了最大化。

第二,用户打包购买的内容可以跨平台播放。这一点十分具有吸引力。钛媒体分析认为,这一模式无异于是Youtube将自家频道(内容位+广告位)“承包”给了具有合作资质的内容合作方。据YouTube内容合作主管杜卡德透露,渠道合作者将获得营收的50%,YouTube获得50%,分配比例与广告营收相同。

视频业务烧钱的压力可想而知,各大视频平台就必须在如何玩转内容盈利模式上大费周章。Youtube的新玩法,部分和国内视频网站乐视网的做法十分相近,即乐视网的付费用户可以在乐视TV平台上观看付费内容,只不过,用户是对乐视网付费、打包所有内容,而非“对频道付费”。毕竟,UGC模式的Youtube无法实现对全部内容的掌控,其开拓自身平台的玩法更值得玩味。

Youtube很聪明。这种“一次付费,跨平台播放”的模式,未来将极大的促进谷歌TV等机顶盒产品、智能电视产品的流行,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单一渠道模式未来堪忧。钛媒体对相关外媒报道综合编译如下:

几个月来沸沸扬扬的传言终于尘埃落定:YouTube官方宣布推出新业务形式,允许部分付费频道的合作方向YouTube站内访问其内容的用户按月收费。

这是一项针对部分付费频道推出的试点性业务,涉及Youtube的大量合作伙伴。试行包月订阅服务的频道月费不等,最低的要收取0.99美元。不过,在收费前会有14天的“免费试看期”。YouTube官方称,一些内容合作方甚至会为付费用户制定折扣政策,对愿意订阅期一年以上的用户给予折扣价。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网络端,在机顶盒、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和平板上都可以观看这些付费频道的内容。

推出这样的产品,YouTube意在何为?事实上,可以看做是YouTube向合作方提供的另一种方式的盈利渠道,从而真正使YouTube平台实现可持续盈利。Youtube官方消息也也有如此说明:

我们听到内容贡献者最频繁提出的一个要求是,在内容货币化以及传播内容方面更灵活一些。

目前已有53家频道内容合作方参与这一试点项目,包括Jim Henson Family TV、UFC Direct、TNA Impact Wrestling、National Geographic Kids、SmartTV.com等在内。

如果把目前所有试点频道打包订阅,费用加起来和一般家庭有线电视的增值服务费差不多。不过可以预见,大多数用户应该不会同时为多个频道的节目掏腰包。钛媒体认为,对于用户来说,一旦内容合作方范围扩大,这将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当然,YouTube的付费频道节目的数量和阵容,还远远无法匹敌有线电视的规模。然而,假如一些主流电视网参与其中,这种方式的影响力就不容小觑;更何况,如今已经有过百万的其他内容频道在通过YouTube的合作项目创收。像每月收费5美元的《Colbert Report每日播报》、每月收费4美元的《极客》(Nerdist)节目,而如果想在YouTube上观看BBC美国频道,每月只需花费3美元。

YouTube的付费尝试,绝对有这个潜力向客户提供大量的频道选择,让他们只需对“想要看”的内容付费——这正是美国用户无法在现行的电视服务套餐中享受到的。我相信,眼下主流有线电视运营商,肯定不屑于Youtube这一动作,然而未来五年里,者肯定会成为他们的真正的威胁。

YouTube还表示,未来几周将通过一个自助服务平台为更多具有资质的合作伙伴开放收费权限。这意味着,频道合作方将再也不必先经过YouTube或者谷歌审批,可以直接让自己的内容成为收费视频。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