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直言NGB互联互通技术不成问题 难在业务互通
北京6月3日讯,在近日举办的“2011年中国国际物联网论坛”开幕式上,香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研究院总工杨杰表示,NGB的网络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互联互通,网络一定要是通的,互联互通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电信号的互联,这并不难,难的是业务的互联互通。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杰: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峰会的组织者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物联网在广电的应用上也是刚刚的开始,今天我报告的内容主要是中国下一代电网建设和物联网的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IT技术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和传统的电信行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其他的传统的实体经济也都有影响,所以有了物联网的概念,在国际上大家都对未来的宽带经济给了高度重视,美国中视在去年3月份发布了美国的国家宽带计划,在此之后陆续的目前为止有一百个国家发布了自己的宽带计划。我们国家也高度重视。去年1月13号国务院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三网融合”。
在广电的发展,在推进“三网融合”提出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概念(NGB)。NGB,有频电视、数字化、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为基础的,广电数字化方向发展的两个成果为基础,以科技部“863”高性能宽带信息化为基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构建新型的广播电视网。国务院在09年提出来要推进“三网融合”。
NGB的目标用十年的时间覆盖全国3亿家庭和连接2亿家庭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舆论的传播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革,广电网也应该利用新的技术去巩固在舆论阵地的作用,通过宽带网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的发展。
NGB的发展从技术的方向,第一是网络,广电原来是单向的广播电视网,缺乏微传通道,传统的广电业务也是比较的封闭,由电视台统一做一个节目,发给所有的听众和观众看;运营商也是规模化,中国的体制广电一直是按区域性在做,有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跟各个行政级别是一一对应的;从监管上目前上随着广电下一代网的发展也是开放的,监管的方面,包括内容和用户的监管,包括网络安全等等都有一些问题;终端,现在所有的终端都在走智能化,包括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但是电视机包括机顶盒智能化的程度也很低,对于广电网来说终端的智能化肯定是下一步的发展的方向;现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很强,不像传统的电视的观众的需求那样了。
NGB用现有的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媒体,加快发展新媒体。NGB也提出以我国的自主创新的技术为支撑,是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持续,是实现现有技术体系更高的体系平稳过渡的手段。原来的广播电视网基本是以广播的方式,在NGB的建设中,一是要继承广电原来的优势,也要发展一些新的方式,着力在NGB承载网络要支持广播、主播,双向交互和推播四种服务,带广播、交互、存储等等支持各种业务的方式,第一是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对用户个性化的支持,也从经济上做到更加的精细,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的方式。
最后NGB的网络要具备非常可信的业务承载能力,业务承载能力是有多方面的可靠性要求,网络的可能性,业务的可靠性,信息安全不止是业务的安全,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安全保障。
NGB的承载网络分成几层,骨干层,城域层,接入层以及终端,接入层主要是指节点到家庭的接入,这就是所谓的家庭网络。
NGB的网络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互联互通,网络一定要是通的,互联互通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电信号的互联,这并不难,难的是业务的互联互通。不同的终端设备对应不同的前端,在提供传统的电视节目之外也在提供新的“三网融合”的业务,包括也要保证开放性。也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内容的管控的模式。
在此基础上广电总局提出了构建NGB网络的互联互通的概念,如图,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六类基地,建立一个全国的NGB网络的分发中心,使内容得到同意,这是建立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包括NGB的运营支撑系统,安全系统和NGB的网络和传输系统;六类基地都是应用,六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不同的基地,这些基地可以直接送到NGB的网络分发中心,这样可以扩大广电的经营规模。(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