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6 数字电视标准丰收年
2006年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2006年,中国数字电视进程推进成果显著,整体转换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广西、海南、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淄博、宁波、厦门、福州、泉州、临沂、遵义、江门等大批省市进入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阶段,截至到2006年10月,全国数字电视用户新增491万户,预计到2006年底数字电视用户累计突破千万,同比增长将达150.8%。在新增用户中仍以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为主体,在2006年中国数字电视发展驶入快车道。
2006年数字电视相关大事的点评和总结
1、双向数字网络技术成为主流
在遭遇来自IPTV的威胁后,双向网改造成为2006年数字电视网络改造的主旋律。目前,IPTV区别于有线电视的最主要的除了电视内容外,更多的是时移和点播功能,它改变用户等电视的被动收看方式为主动搜索方式,这种从根本上改变用户收看电视习惯的业务迅速受到用户喜爱。而IPTV作为有线电视的完全可替代品,已经对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有线电视网路运营公司为了使自己的业务相对IPTV相比更具有竞争力,一方面是大力推广数字电视业务,另一方面也通过对网络的双向改造,实现时移、点播等具有交互功能的数字电视业务,从而提高数字电视业务的竞争能力。由于有些城市在最初开展数字电视业务时仍然是单向改造网络,没有预测到在短短的几年之内IPTV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因此有些城市面临重新改造有线网络的问题。
2、2006年成为数字电视标准丰收年
2006年,与数字电视相关的有3个标准颁布,可谓是数字电视标准丰收年。
2006年3月,信息产业部公布《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包括液晶、等离子、液晶背投、液晶前投、背投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6种数字电视显示器的高清标准。并于2007年1月1日实施。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作为有线和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的补充和延伸,其传输标准在历经5年的争论之后,终于在2006年8月得以确定。2006年8月18日,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在“2006年第8号(总第95号)中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中发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该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标准号为GB 20600-2006,到2007年08月01日正式实施。
2006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移动电视标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CMMB)”该标准为行业推荐性标准,标准号为GY/T 220—2006。
2006年,与数字电视产业相关的三大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在不断完善中升级和延伸。
3、IPTV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大刺激了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
截至到2006年11月,已有5家获得IPTV牌照,在继上海文广、央视国际获得牌照之后,南方广电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获得了运营IPTV的全国性牌照。在2005年的上海、哈尔滨成为商用试点城市之后,一年半之久,2006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又颁发了福州、厦门、台州、西安、汉中、大连、盘锦、沈阳、黑河、牡丹江10城市的地方牌照,而随之在10月又颁发了长春等5城市的地方牌照。无论是从牌照发放的速度几数量还是从试点城市发展进程,能够清晰的看到IPTV在2006年发展的脚步明显加快。
目前,持有IPTV牌照的运营商在开展业务时,结盟的对象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与有线数字电视相比,IPTV从资金实力、业务操控能力甚至是政府公关能力都具有强势的优势, IPTV业务的开展,对当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产生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基于国家数字电视进程的规划,另一方面受到来自IPTV的威胁,这些城市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搭建数字电视平台、开展数字电视业务的脚步都在加快。
4、南京数字电视推广成为模范
2006年末,在数字电视推广进程中,脚步最快的城市就属南京。2006年7月1日,南京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正式启动,到2006年底预计城区内完成70万用户的模转数工程。南京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发展如此之快,一方面归结于充分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在于其独特的营销方式。首先是“1+3”模式,即家庭用户同户同址的第二台及以上终端(不超过4个)免交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从考虑降低用户维护费用的角度吸引更广阔的用户群。 其次是丰富的节目内容,数字电视用户达60套,其中公共频道数量居全国之首,同时提供了较好的节目质量和信号质量。最后,在完成数字化转换的小区仍保留模拟信号,以保证有多台电视机但仅有一台完成数字化转换的居民正常收看模拟电视节目。正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营销细节,使得南京数字电视转换得以顺利迅速的进行。
5、机顶盒与运营商合作模式得以创新
2006年,机顶盒与运营商的合作模式从单纯的买卖关系转变成了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利润的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机顶盒参与到运营商运营环节,机顶盒厂商向运营商提供数字电视机顶盒,运营商需在获得数字电视业务收入时与机顶盒按一定比例分成。这种合作模式的创新,一方面为运营商解决了初期投入时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使得机顶盒参与到运营层面上,获得长期持续的收益。但是这种合作模式的缺点是拉长了机顶盒企业资金周转周期。
数字电视进程突破困境
2006年,尽管遭遇IPTV的强烈竞争,但是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程脚步没有放慢,反而是在各种的竞争和压力挤压下,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2006年,全国范围内有线网络运营商的结构发生变化,原来以市为中心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开始向省网整合,增强有线电视网络的区域竞争力。随着2006年多项数字电视标准出台,整个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清晰,进入快速成长期。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