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其他 >

传媒模式的变化与趋势(2)

来源:新闻战线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3 16:57 
核心提示:观察移动需求的多样化,可以短信发送量增长速度的变化为样本。 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通了短信( SMS)服务,发出了中国第一条短信。当年,中国的短信发送量是10亿余条。也许是因为与高企的

观察移动需求的多样化,可以短信发送量增长速度的变化为样本。

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通了短信( SMS)服务,发出了中国第一条短信。当年,中国的短信发送量是10亿余条。也许是因为与高企的移动通信费用相比,短信费用低廉,也许是因为东方文化影响下,维持人际沟通的强烈需求,也许是因为中国手机用户的非同一般的想象力,短信在中国高速发展。2001年,中国短信发送量为189亿条,2004年为2177.6亿条。从2000年至2004年增长了217倍。2007年为5921亿条,比上年增37.8%。有意思的是,同年,中国短信发送量占全球一半,而手机用户数只占17%。2008年,中国短信发送量为6996.7亿条,同比增长18.2%;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2008年,中国手机用户数已达6.41亿户,新增9392.4万户,普及率48.5%,但短信发送量的增长率反而明显从40%左右下降到了18.2%。到了2009年年,中国短信发送量为7840.4亿条,同比增长率仅为8.4%,增长率第一次下降到了个位数。有如此明显的下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即时通信工具、对等互联与社交网站的媒介化,是即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成为年轻人沟通的主要工具,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短信的地位。

但短信发送量增长率的明显下降,并不意味着手机等手持终端的地位下降。实际上,即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的移动化已成趋势,主流手机厂商已经把主要即时通信工具和社交网站的手机版软件集成入新款手机中。他们深知,提供这样的便利会促使人们选择购买这些新款手机,因为通过手机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和社交网站是人们在移动中的重要需求。

移动需求成长为第一需求,使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必然对传媒理念、传媒形态、运作方式、竞争策略等等产生深刻影响。

解读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产品

有了免费网络之后,人们为什么还要付费购买报纸或其他内容产品?人们获知市场数据后为什么还要关注媒体的报道?显然,人们不是一般地购买信息,而是购买专业选择结果,购买传媒提供的对市场情况、政策变动、发展趋势的解读。就整体而言,在经济波动期,解读成为最有价值和最有吸引力的内容产品之一,能否提供足够的选择结果和解读,成为区分传媒综合素质高下的一种标志。

对读者来说,没有解读与分析的数据,没有太多意义。当然,对数据的错误解读,其负面影响甚至大于没有数据。从方法论角度说,新闻学是选择的科学、还原的科学、翻译的科学,更是判断的科学。如何报道是一种选择,制作报道是一种还原,把公众不容易理解的东西转述给公众,是一种翻译。但在经济波动期,更需要提供的是判断,是见识。

在经济波动期,受众需求心理发生明显变化,更快、更专业是人们需求重心,并越来越向两端集中,这体现为要求传媒表现具有更高时效水平和更专业选择水平。

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体验到,更早一点获得信息可以获得更大利益。因此,在经济波动期,人们更期望早获信息。这种对于时效的迫切要求,深深影响受众信息需求心理与行为。因而,可以预见,时效要求会进一步转化为希望随时随地获得信息的移动需求,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能够满足移动需求的新媒体内容产品和新媒体业态的发展。

同样,人们关于选择结果、选择质量的观念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对选择水平有更高要求。在免费信息丰富的时代,最稀缺的是选择结果,特别是精选择、再选择、专业选择的结果。所谓新闻传播,就是新闻信息收集选择加工提供的活动。而新闻媒体,无非就是专业从事新闻信息收集选择加工提供活动的组织实体。这种活动的核心就是提供选择结果,这是免费信息泛滥时代新闻媒体所提供的内容产品的价值所在。免费网络与付费报纸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是偏重于海量与偏重于选择质量之别。因而,所谓媒体提供的内容产品质量,就更多地体现为选择质量。(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