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CMMB >

未来国标DTMB将成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3)

来源:慧聪广电网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18 20:55 
核心提示:DTMB的OFDM保护间隔中插入的是已知的PN序列,接收端很容易准确探测。通过准确探测的接收PN序列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道估计,因而其抗多径干扰能力更优于DVB-T。 D、移动接收性能好 移动接收时存在多普勒效应和遮挡干

DTMB的OFDM保护间隔中插入的是已知的PN序列,接收端很容易准确探测。通过准确探测的接收PN序列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道估计,因而其抗多径干扰能力更优于DVB-T。

D、移动接收性能好

移动接收时存在多普勒效应和遮挡干扰,使传输信道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性。DTMB的信道估计仅取决于OFDM的当前符号,而C—OFDM的信道估计需要4个连续的OFDM符号。因此,C—OFDM在移动情况下,要考虑4个OFDM符号的信道变化影响,而TDS—OFDM只需考虑1个OFDM符号的信道变化影响。DTMB系统更适于移动接收,其高速率传输模式下的移动性能居国际领先。

E、系统同步快

TDS—OFDM是靠PN序列进行同步的,仅在时域进行.信号捕获时间约为几个毫秒,相当于相邻PN序列的时间间隔。而C—OFDM的同步技术实现复杂,信号捕获时间需要上百毫秒。

F、单频组网成本省

目前,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展的局限性不在技术、产业、运营方面,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很高,确切地说是企盼已久,主要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是管理体制、大局意识和责任心问题。

未来国标DTMB将成为主流

国标DTMB是我国数字电视领域唯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当然是数字电视传输领域的主流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领域有地面、有线、卫星、IPTV等多种传输方式,唯有地面传输方式涉及国家安全,是政府喉舌,作为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是公益性的政府行为,其它都是赢利性的企业行为,全世界都如此,我想中国不会另外。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受到了各国的极大关注,都投入巨资强制性推广。从2006年荷兰成为全球第一个电视数字化的国家算起,至今欧洲已陆续有17个国家关闭了地面模拟电视,美国也在2009年6月完成了模/数电视的转换,法国、日本在2011年,英国在2012年将相继完成相关的转换。另外有101个国家曾先后表示最迟在2015年转换为数字电视广播。

2000年,广电总局在《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2008年1月18日,国务院《1号文》再次明确指出2015年基本停止播出模拟信号电视节目。杨知行先生说,国标DTMB未来将成为主流,他希望“我国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能够兑现,这是大局,也反映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能力,需要政府,也需要我们企业,运营部门以及业内人士共同努力争取。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