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手机流量不清零到底便宜了谁?

来源:CCTIME飞象网 作者:马继华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4-14 11:52 
核心提示:其实,这个流量清零的问题看似是运营商与客户之间的消费关系,实际上却并不如此简单,流量的清零包含的法律意义比这要大的多,那些死磕派的律师们也绝非仅仅是看到了消费霸王条款。流量清零背后暗藏玄机。

自从3G时代以来,围绕着流量清零的问题爆发过几次舆论战,特别是4G商用的今年,流量问题更是随着速度的提升而备受关注,而且,还惊动了消费者协会、通信管理局等等相关衙门。

2013年,长沙消费者诉中国移动长沙公司上网流量月底清零案一审判决结果近日公布。法院认为,流量并非“物”而是服务的计量,因此清零流量并不侵犯原告的财产所有权,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表示,已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4年4月3日,深圳市民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没用完的通话时间、数据流量、短信及彩信数量被全部清零”,该案在深圳市福田区法院立案。

另外,中消协副会长、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指出,流量清零是典型的“霸王条款”。

有报道说,部分地区的部分运营商已经开始推出季度、半年等流量累加政策,流量不再按月清零,这也算是对公众舆论的一种回应,也有开始放号的虚拟运营商喊出了“流量永远不清零”的口号来吸引眼球,但总体上看,上网流量仍然不能持续无限期的使用。

今年1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上海的三家分公司推出了手机季度流量套餐。3月份,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推出了“流量不月结,畅玩敢越界”的优惠活动,流量跨月包分为6个档次,分别是30元210MB、60元450MB、90元840MB的季度包以及60元420MB、120元900MB以及180元1680MB的半年包。近日,中国联通各地分公司开始陆续推出100元1G的半年流量包,用户购买之后,流量在半年之内有效,每月不会清零。而中国移动也表示,计划推出季度流量包和半年流量包,4月下旬会公布相关信息。

其实,这个流量清零的问题看似是运营商与客户之间的消费关系,实际上却并不如此简单,流量的清零包含的法律意义比这要大的多,那些死磕派的律师们也绝非仅仅是看到了消费霸王条款。流量清零背后暗藏玄机。

从现在通信技术的角度看,固定宽带基本上实行的都是按带宽来计费的方式,现在已经很少限量使用的宽带资费设计,这就不存在流量清零的问题,所以,现在舆论对宽带的只要质疑来自网速,也就是经常被提起的“假宽带”概念,而移动宽带就与此大不相同,因为技术和频谱资源的限制,移动宽带还不能实行类似固定宽带的按速率来计算费用的方式,也不能提供所有用户都可以无限使用的网络。所以,按量收钱是全球运营商的在移动上网流量运营时的一致行动。

世界范围内,对于移动宽带的计费模式,一种是对流量的数量进行限制,一种是对流量的速率进行限制。大多数运营商都是按照流量的数量的收钱,还会对用户的使用总量进行封顶限制;还有一些运营商会提供总量不限的使用,但会对用户的上网速率进行限制,或对特定时间段的流量数量及速率进行限制。总之,限于移动资源问题和社会更多用户的普遍服务需要,运营商还无法为用户提供无限的宽带使用。

手机上网按量收钱,如果仅仅是像水电一样单价计费也算简单可行,但运营商有运营商的考虑,因为通信运营并非垄断,也没有采取国家统一定价的方式,也没有享受社会基础设施一样的国家待遇,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激烈,而且不同的用户业务使用差异远非水电可比,运营商为适应市场和应对竞争会采用套餐的方式来设计资费,等于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计费标准,这样的按量收钱就显得复杂起来。

运营商现在都会提供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标准资费,用户可以完全自由的进行选择,但这个资费比有一定承诺义务的套餐显然要高,而舆论和媒体抱怨运营商流量月底清零的政策,并不是本心在抱怨清零政策,实质上对标准资费高的不满。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等的,承诺了一定消费额度之后运营商会为其提供更低的资费服务,这原本也是顺理成章。如果运营商将标准资费与套餐内资费拉平,流量清零问题显然就不会再存在了,因为用户都会选择标准资费而远离套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流量清零问题的本质是消费者不愿再为低价而承诺最低消费,也不愿为自由而选择较高资费。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旦运营商放弃流量清零政策,流量可以永远累加,那所有的用户都会选择运营商提供的最大尺度的流量套餐包,因为这种套餐包是单价最低的,运营商的流量资费设计都会毫无疑义。当用户累加到一定份额,肯定会放弃流量包而选择按标准资费计算,因为其存储的流量已经够用。

此外,一旦流量清零不再存在,用户大量积累的流量是否会成为虚拟财产呢?用户在离网的时候,累计在账户里的大量流量的处理会引发更大的社会争吵和法律问题,即便是流量的转赠或流转,也会牵扯虚拟财产权的相关权责,这可是世界性的难题。(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