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应从源头抓起:狙击伪基站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卢子月,尹恒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8-20 12:06 
核心提示:面对来势凶猛的伪基站,人们将如何应对呢?通过完善通信网络的认证机制固然是屏蔽伪基站的重要手段,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黑客破解技术也会不断发展,继续危害人们的通信安全。应对伪基站,技术之外的人为手段必不可少。

近日,全国多地曝出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破坏正常通信秩序、发送垃圾甚至诈骗短信的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新型的通信破坏手段,伪基站正受到无线电管理部门和运营商的关注。

伪基站破坏通信安全,危害巨大

伪基站,顾名思义,即假基站,这个假是针对其不是运营商的基站而言的。伪基站不是以用户正常通信为目的进行建设的基站。其实,伪基站被研发出来起初是用于正途的。国家频谱管理研究所顾问何廷润告诉记者,伪基站往往用于专门部门的专门用途。例如,特殊部门用来采集信息,或用于通信对抗。

那么,不法分子是如何利用伪基站做案的呢?伪基站能够发送大功率无线电信号,使目标范围内的手机用户暂时不能与电信运营商的正规基站相连,然后获取手机用户的合法登记号、手机识别号、位置信息,最后以获取的手机号码向目标用户发送指定的短信内容。也就是说,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能够断开手机用户与真基站的连接,将用户与伪基站相连,并发送短信。

伪基站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伪基站发送的大量垃圾短信让人不胜其烦,而一不小心则可能陷入一场骗局;对于公共通信网络而言,伪基站使用户脱离公共通信网络,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此外,如果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传播谣言和发布煽动性的不实言论,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目前只针对GSM,未来可破坏LTE

人们不禁会问,是什么令伪基站能够轻易欺骗我们的通信网络?如此,用户的通信安全将如何保障?事实上,不论2G、3G还是4G,移动通信网络是拥有自己的一套认证机制的,具体体现在网络的认证密钥协议等。中国移动设计院专家表示,按照3GPP的规定,这种认证机制在网络中是默认存在的,不需要用户或运营商特别开启。

那么,伪基站又是如何突破通信网络的认证防线呢?综合我国发生的伪基站诈骗案件不难发现,所有的案件只针对GSM用户。中国移动设计院专家表示,GSM制式发展较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普及。部署时间早、认证协议相对简单,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通过黑客的手段破解了GSM的认证协议,从而使得伪基站也能与用户的终端连接。当用户的手机选择基站时,会同时与附近的多个基站有信令交互,根据基站信号强度选择从哪个基站接入到GSM网络。这时候,距离更近、信号强度更大的伪基站就成了接入的首选。

中国移动设计院专家表示,虽然目前伪基站诈骗只针对GSM网络,但已经有黑客能够破解LTE网络的认证协议,如果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未来,所有的网络制式都有可能受到伪基站的威胁。

虽然目前发现的伪基站只是通过短信渠道来发送诈骗信息,但正所谓“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我们应当警惕伪基站的骗术升级,如果不法分子对伪基站进行技术升级或改进,难保今后伪基站不会对手机用户进行监听定位,或是获取手机用户的短信内容。(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