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评论:信息消费能够让谁受益

来源:http://www.enorth.com.cn 作者:朱胥男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7-15 13:56 
核心提示:所以和其他消费产品相比,信息类产品在消费的过程,实质也是一个信息不断创造和增值的过程。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品和服务推动着国内信息消费强劲增长,也使得信息消费逐渐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上个周末最劲爆的经济新闻,当数7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其中,发放4G牌照、推进三网融合、鼓励民资进入电信运营市场等外界关注的事项均被提及。

这是继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扩内需提上首位,并明确提出要开发和培育信息消费、医疗、养老、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之后,中国第一次出台有关信息消费的政策,也充分表明,政府已经认识到中国进入到了信息社会、信息时代,有意扶持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为拉动经济和内需的重要力量。

简单来说,信息消费是指以信息产品为对象的消费活动,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应该并不陌生。比如,一部3G手机,从购买开始,再到使用3G网络产生的流量费用及利用通过3G网络下载的APP应用进行的网购、订票等产生的花销,都是信息消费中的环节。除了这些人们常用的手机、电脑等“传统”信息产品之外,像网络游戏、电子支付、通信服务、影视传媒等等细分领域也都可以划入到“信息消费”概念中去。

由于信息本身具有累积性和非消耗性的特点,信息本身在使用过程中并不遵循越用越少的规律,而是服从越用越多的规律。所以和其他消费产品相比,信息类产品在消费的过程,实质也是一个信息不断创造和增值的过程。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品和服务推动着国内信息消费强劲增长,也使得信息消费逐渐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应该说,政府的决策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9%,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近93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最终信息消费规模有望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跟投资和出口这两项传统经济支柱相比,如今的信息消费绝对堪称“含金量”十足。

信息消费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用户的迅速增加,信息消费也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光对GDP增长有贡献、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外,还能让消费者的消费模式逐步多样化,在信息消费得到不断完善后,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产品方面的信息。此外,还能促进企业层面的变革,推动企业逐渐转变销售模式,比如,前段时间苏宁启动的双线销售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消费进行的销售模式的变革。

未来一段时间,信息消费的增长点将主要体现在如何与各个行业进行融合,无论是农业、工业、商业,都将会与信息消费息息相关,并且将会在与各个行业融合后产生非常大的联动效应,届时,信息消费除了会切实转变各行各业传统的消费模式,还会进一步促进消费产业的升级。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