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科林能否逆袭?华为终端重建新规则
华为下周将要在伦敦发布其最新款旗舰智能手机P6,这款新机型被华为终端寄予实现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突破的厚望——尽管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企业近两年在手机消费业务上开始发力,但距离其杀入一线品牌的目标仍相差甚远,其急需一款里程牌式热销产品为其带来业内的声望。
仅仅依靠一款手机的发布并不能消除华为的急迫感。尽管官方还没有正式宣布,但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前诺基亚高管赵科林将于下月加盟华为终端,并担负重任。赵科林堪称真正的“中国通”,这位在华工作多年会讲中文的外国人,深谙中国手机生存法则和处世之道,渠道资源深厚,恰好能弥补华为终端目前渠道、品牌的短板。
华为终端的渠道短板
作为华为公司当前发展的一大引擎,消费者终端业务正呈直线增长趋势,2011年其全球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即达446亿元,同比增长44.3%,智能终端整体出货量近1.5亿部,而这一增势也贯穿了整个2012年。
据了解,华为收入稳定增长主要来自手机终端和企业网业务,利润的增长则主要来源于通信设备,虽然终端出货量在规模增长,但利润率并不高。而终端业务的渠道结构主要是运营商和社会渠道,社会渠道又包括传统手机零售渠道以及电商渠道。目前运营商渠道的出货大约占华为终端总量的80%,剩下的是社会渠道。
而运营商渠道的优势在于稳定的出货量和高额的补贴,但这个模式存有一风险,当运营商补贴越来越少时,手机企业的利润自然也会越来越少,而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的补贴力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对华为而言显然是个危险信号。
导致终端利润不高的核心问题在于运营商渠道和社会渠道失衡。运营商渠道虽可带来规模增长,但利润率低下;相反,社会渠道虽规模不大,但利润率偏高,且相比前者对华为终端自身品牌的提升帮助较大。
华为内部人士曾向腾讯科技透露,“华为终端近几年都在盈利,但利润率却每年都在下降,主要是因为运营商渠道的利润率在降低,所以华为从去年开始高调布局运营商以外的公开渠道,目的就是摆脱‘白牌陷阱’,提高利润率。”
去年的年报显示,华为终端在与天音、爱施德等分销商及国美(微博)、苏宁、迪信通等零售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海外与俄罗斯核心零售商展开深入合作,公开市场销售收入2012年同比增长500%,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当地主流分销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产品在社会化渠道的销售。
但这些举措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如华为在国内公开渠道销售的AscendP1、D1等机型销量没有完成初定的目标,余承东在集团内部受到了来自亲运营商派的巨大压力,甚至曾一度面临“下课”危险。所以在今年年初华为就终端策略进行了调整:即侧重社会渠道,提高产品利润率,而通过公开渠道,尤其是电商渠道来提升终端的品牌影响力。
渠道策略调整的同时,内部也传出了关于华为消费者BG(BusinessGroup)将被撤销的声音。尽管华为否认这一传言,但知情人士向科技透露,华为终端的架构调整并非坏事,反而可能更加强其内部协作。
华为公司目前按业务划分为运营商网络BG、企业业务BG、消费者业务BG三大事业集团,相当于三个不同产品线事业部。其中华为消费者BG又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华为终端公司、海思芯片及云平台。据官方数据显示,华为消费者BG去年营收74亿美元,占全公司营收的22%。
内部人士认为,原本消费者BG里就是以终端业务为主导,所以终端公司实际上与其他BG可以说是平行关系。真要撤销无非是变了个组织形式,由原来的一个事业群下面三个公司变为一个公司下面的三个部门。“这样做可以让消费者BG下三个公司业务更紧密的配合,一个公司下的三个部门总要比一个事业集团下三个分公司做事要更快捷有效。”
要把终端业务做好,除了适时的框架调整,过硬的产品外,渠道必然是华为终端当务之急解决的问题,为此华为终端不断的注入新血液。在转型BTOC的过程中,华为近一两年已从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挖来了一批业务骨干,对品牌、产品、软件、渠道、销售等各方面不断优化,赵科林自然也是这样大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