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4G领域展开博弈 牌照发放成谜(2)
中国移动方面介绍,继实现公交车、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场所4G信号覆盖之后,中国移动4G网络目前已经实现对广州、深圳核心商务区、高等教育密集区域的信号覆盖。
然而,业界人士并不认为4G一定存在足以打动消费者的需求。零点咨询IT电信总监曾韬就认为,4G就像8核手机一样,离终端、应用和用户使用习惯等生态体系的成熟还早。即使工信部今年发放4G牌照,也不可能有任何一家运营商能在年内将4G业务正式商用,最快要2014年才可能实现。
另有内部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中国移动对2013年的TD-LTE网络建设规模有20万-40万个基站的多套方案,最终确定的20万个基站规模的建网方案,也说明了中国移动在大规模启动上的谨慎。另外,原计划于今年一季度开展的TD-LTE网络设备招标也可能推迟至二季度。
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工信部尚未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此次广州、深圳两地的4G体验在措辞上从杭州、温州的“试商用”变为“规模用户体验”,这更表明4G牌照发放的时间表仍未确定。
牌照博弈仍在继续
近日,TD-SCDMA产业链企业传出信息称,国家有可能让三家运营商在4G时代都获得TD-LTE牌照。消息传出后,4G牌照之争再起波澜。
一家通信设备企业高管表示,给一家或两家运营商发牌照都正常,但给中国三家运营商都发则是“瞎折腾”。他的理由是,如果只有自己国家在建TD-LTE,全球上的其他多数国家却在使用FDD LTE,国内三大运营商将无法获得实际建网和市场经验,对再下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跟踪将失去实际市场支撑。
其实,在中国三大运营商的4G前哨战中,中国移动占据先发优势,中国联通有产业链成熟度和平滑升级优势,而且两者的升级路径都比较清晰,相对而言,中国电信由于3G网络的速率不占优,且4G升级路径存在TD-LTE和LTE-FDD两种可能性,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去年10月,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曾表示,工信部已将1800MHz和2100MHz频段中未分配的两个60MHz,也就是120MHz用于FDD-LTE频率。此消息一出,业内认为,实际上意味着“中国联通可能获发的4G牌照和频谱资源”被正式明确,否则工信部没有必要批给FDD-LTE这么宽的频段,其频宽已经与TD-LTE相等。
高华证券发布的研报则猜测,如果电信和移动同时获得TD-LTE牌照,那么,这一网络的4G用户占比将达到70%~80%,在全球4G产业的市场份额将扩大。另外,自从2009年推出3G以来,联通和电信的累计自由现金流分别仅为人民币-430亿元和260亿元,2012年预期负债权益比分别为56%和47%。
“我们认为2013年以后电信和联通(尤其是后者)将面临着从市场上为LTE资本开支筹集资金的挑战。”高发证券在研报中如此指出。但项立刚则向本刊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国家要支持和推动4G发展,有可能三家都发牌照。
我国4G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便是中移动大张旗鼓布局的TD-LTE网络,要实现全面商业也尚待时日。“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4G牌照估计今年年内可以发放,但4G网络全面商用至少还要一年。也就是说,4G牌照不会这么快发放,即使发放,最早也要到下半年。
由此看来,三大运营商关于4G牌照的博弈仍将继续。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