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隐私“估值”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用户隐私与企业创新间的博弈似乎很难平衡。就在不久前,一项学术报告的结果表明,电脑程序可以通过跟踪人们在Facebook上的使用痕迹,来获得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比如,程序可以识别Facebook用户的性别,婚姻状况,生活习惯等。一家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对5.8万名Facebook用户进行分析后,发现涉及种族、宗教和政治倾向的推测准确度达88%、95%和80%,而在用户性格以及情绪特点等不太容易分辨的领域,该算法的推测准确度在62%到75%之间。
这项研究报告的发布,让互联网隐私再度成为人们担忧的重点。尽管大多数网络平台声称,它们并不会将用户信息提供给广告商,但研究表明,即使网站不主动提供,广告商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分析获得用户资料。有时,一个匿名者的大量信息可以用于确认个人身份。其结果是,你在网上留下的信息越多,你就变得越透明——当信息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是否匿名已经不再重要。
不可否认,我们如今在互联网上的一切行为都变得难以遁形:当我们在浏览网页、发微博、逛购物网站、去论坛发帖的时候,一举一动都被无形的系统监督着。亚马逊监督着我们的购物习惯,谷歌记录着我们的网络浏览习惯,豆瓣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Facebook和微博几乎知道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社交关系网。我们的在线行为被这些网络服务商分析过滤后,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比如,一个用户刚刚在社交网络上公布了订婚的消息,她很可能会立即收到各种婚庆及珠宝商的广告;如果用户在微博上透露出旅游的爱好,那么各种机票和酒店的打折信息就会纷至沓来。面对这些如此“应景”的广告,我们到底是该欣慰还是担忧呢?
在许多投资人眼里,迈入大数据时代后,用户的各种行为数据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对社交网络来说尤其如此。也正是基于海量实名用户资料之上的精准广告,才让Facebook一跃成为美国网络广告市场的明星,市场份额甚至超越了谷歌。然而,隐私问题始终是悬在Facebook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各种关于侵犯隐私的指责从未停止。换言之,如果Facebook无法让用户放心,那么它的盈利也会变得微妙起来。
可以肯定的是,以Facebook为首的各大网络服务商,必须承担起保护用户隐私的社会责任。去年11月,谷歌已经因为修改隐私设置,绕过Safari浏览器追踪用户活动而遭到美国政府2250万美元的罚款。但问题是,要在互联网世界里真正地保护个人隐私,眼下依然有许多看不见的障碍。
一个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对互联网隐私范畴的界定。众所周知,人们已经习惯并乐意在Facebook上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私人信息,但这些信息哪些可以完全公开,哪些可以部分公开,哪些需要予以保护,社交网站本身并不清楚。有时,就连用户自己也不清楚该如何划定隐私的界限。这种模糊的状态对制定规则带来了很大阻碍,在这个大家都不十分熟悉的新领域,立法者、用户和企业间并未共同就隐私的定义达成一致。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将世界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许多过去一度被视为私密的领域,现在已可以成为公开的信息。
这种情况下,用户不得不选择暂时信任那些收集并存储数据的企业——尽管这些企业仍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对Facebook和谷歌来说,公司要想建立起用户的信任,就必须用更加透明和谨慎的方式对待用户数据。比如,公司在整合与分析数据之前,应该让用户知道收集信息的目的,收集的内容和管理信息的方式,并征得用户的同意。在公司使用数据的过程中,这些详尽的数据应该被视为用户的资产,一旦使用完毕,公司就该在特定的时限内予以删除。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已有不少互联网公司承认自己过去在隐私保护上存在着各种隐患。比如,微软主动在IE10浏览器中默认设置“请勿追踪”,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也要求苹果、谷歌和其他平台提供商在获得用户地理位置信息及其他“敏感内容”时先征得用户许可,并要求成立行业协会以统一隐私政策标准。毕竟,用户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滥用过了头,最终会打击到互联网企业本身的创新。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