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智能管道向试点实施阶段迈进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朱晨鸣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01-31 11:16 
核心提示:GSM典型新技术有:空口同步和增强型干扰消除、CoMP、VAMOS等。CDMA典型新技术有:1X advanced、DO REV B、Do advanced、CDMA六扇区组网等。WCDMA新技术HSPA+、MIMO等也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

着通信基础网络的完善和终端能力的逐步提升,传统位于“端-管-云”架构下产业链中不同定位的企业,如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业务提供商和以苹果、三星等为代表的终端生产厂商,在开拓新业务领域的同时,也在逐步蚕食着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业务领域,运营商面临着被管道化和低值化的挑战。

“新三者”的提出便是中国电信对这一变化的理解和诠释,也为运营商积极应对这种变化提供了一个范例。

在传统通信技术领域,通信网络的发展与芯片技术的发展互相促进,技术发展与业务创新亦相辅相成。从传统“端-管-云”架构的角度来看,技术与创新相互促进的发展体现在终端、管道和业务的协同发展。

终端:显现后PC时代特征

进入后PC时代,各类智能终端、PAD以及个人电脑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出人们预期:

CPU采用双核、四核配置逐步成为主流,屏幕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Android、iOS、WP8三足鼎立的状态将持续一段时间,新的竞争者也已出现——日前Ubuntu公司发布了移动版操作系统,三星也计划研究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

LTE终端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移动终端面临着多模、多频的挑战,为解决终端能耗问题,终端手机芯片即将步入28nm时代;

移动终端与移动支付、云、CMMB、TV等紧密结合。

管道智能化走向试点

在智能管道发展方向上,业内正逐步由战略层面走向试点实施层面,以实现流量经营的目的,对总体网络架构,基于多维感知、按需保障、灵活协同、资源优化、能力开放等能力集描述,通信网络所需具备的承载层、承载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功能定义的标准体系正逐步完善。

移动互联网使终端业务模型发生畸变,导致目前运营的蜂窝移动网络面临信令风暴的冲击,主要运营商都在进行PCC架构下的无线资源调控优化试点和部署;现有2G、3G技术也在向高频谱利用率、提高语音和数据承载能力等方向演进,部分4G技术引入到 2G和3G中。

GSM典型新技术有:空口同步和增强型干扰消除、CoMP、VAMOS等。CDMA典型新技术有:1X advanced、DO REV B、Do advanced、CDMA六扇区组网等。WCDMA新技术HSPA+、MIMO等也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

作为LTE的后续演进,LTE-A的性能指标更是达到了下行峰值速率1Gbps,上行峰值速率500Mbps。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化工作也提上议事日程,重点满足热点和室内性能增强、智能网络规划与优化、异构网络部署、移动互联网、与非3GPP网络协同工作等方面的需求,LTE-Hi、3D-MIMO、CoMP、SON、MDT等是备选的热点技术。

WLAN方面,802.11n标准已成熟商用,新标准802.11ac/ad即将公布,其数据传输速率将提高至1Gbps,并解决WLAN系统安全问题。对于运营商而言,正在提供业务的无线网络包含2G、3G、WLAN和即将发牌的4G等异构网络,多网协同发展、改善用户感知、高效利用网络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