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联通合力压制中移动固网计划 宽带中国战略遇阻
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假宽带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对于此现象引发的无助于解决问题的口水战的屡次出现,许多用户由此盼望新的面孔尽快加入,以加剧宽带市场的竞争和缓解此间乱象。
从去年11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受到国家发改委启动的反垄断调查起,有关“中国移动将正式进入固网宽带市场”的消息就一直未曾间断过。一位接近工信部的人士曾透露称,中移动拿到固网牌照已基本无悬念。再加上广电系“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成立也指日可待,于是有媒体曾认为,届时,电信、移动、联通、中广在宽带市场将上演“四国大战”。
很多人不曾料到的是,民众期待中的这场大战,在正式吹响号角之前,暗中的博弈却一直未曾停止过。
联通电信“合谋”
传说中的中移动固网牌照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今仍未有相关消息出现。据说,这是因为联通和电信“从中作梗”,希望中移动减少手机间的网间结算费用所致。这意味着三方的博弈有所升级。
事实上,与中国移动关心固网牌照一样,电信和联通对网间结算费用问题非常关注。据新浪科技报道,业内历来有“大网吃小网”一说,意思是用户多的运营商在对用户少的运营商有明显竞争优势,这其中之一就是指网间结算问题上,小运营商要给大运营商交高额网间结算费,以联通和电信为例,一年要交给中移动高达几十亿元的费用。
而近年来出台的一些网间结算费费改革对联通和电信不利。2009年时,工信部曾发布《调整固定本地电话网营业区间结算标准的通知》,运营商本地固话的网间结算由0.15元/分钟调整为0.06元/分钟,这对在一地区相对弱势的固网运营商有利。在南方,对联通和移动的固网业务有利;而在北方,则对电信和移动固网业务有利。而中移动进军固网,也将受惠于该政策。
另外,2008年电信重组前,移动业务与固话业务是由不同运营商独立运营;依照此前规定,移动运营商从固定电话运营商打入电话的收入为零。但自2010年6月1日起,固定用户呼叫归属本地移动用户时,主叫方运营企业应向被叫方运营企业支付结算费0.001元/分钟。这同样对联通和电信不利。
这相当于在网间结算费问题上,固网运营商再无“豁免权”,当时的测算是,新增网间结算费用将影响电信和联通1%左右的盈利。
德瑞电信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宋永军以中电信作为例子指出,一旦中移动进入宽带领域,最有可能的就是采取低价倾销战略。中移动的宽带战略会直接将战火引到电信的核心利润区域,中电信宽带利润下降将不可避免。同时,宽带是目前中电信的生命线,宽带受到挑战而移动业务根基尚不稳定,电信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
反过来说,电信联通也对中移动造成威胁,因为前两者可凭借宽带业务将所有核心业务进行捆绑出售,这会对中移动的用户形成不小的诱惑。(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