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恒信移动成败全看中移动 上市后公司业绩急跌(2)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 李勇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9-06 21:15 
核心提示:此外,对于市场人士质疑的恒信移动在客户依赖程度及区域集中度高的情况下仍能上市,一位投行咨询人士向记者表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发审层看中其增值业务的创新能力。事实上,记者获得的一份由中介辅导机构汉鼎咨询

此外,对于市场人士质疑的恒信移动在客户依赖程度及区域集中度高的情况下仍能上市,一位投行咨询人士向记者表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发审层看中其增值业务的创新能力。事实上,记者获得的一份由中介辅导机构汉鼎咨询对于创业板IPO被否的原因报告中就指出“独立性缺陷,客户及供应高度依赖”往往是上市公司IPO的硬伤。

成败全看中移动

再回头说“移动运营商政策”,这被公司表述为移动终端业务下滑的重要原因。在公司发布的2011年一季报中也表示“移动运营商3G终端集中采购和厂家直供,导致终端销售的收入和毛利下降,是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记者致电恒信移动,询问造成业务影响的运营商的具体政策,但截至发稿,恒信移动办公室未给予相关回复。

其最新发布的中报解释称,公司的业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中国移动(微博)的依赖,中国移动从2010年下半年起调整了3G终端的采购方式,由过去的分省采购调整为集团统一集采,销售模式也由过去的销售平台主导调整为通过集采销售、平台销售和终端厂商自主销售三种模式的结合,导致整个3G终端产业链的重大调整,3G终端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受此影响,导致公司个人移动信息终端产品集成销售与服务板块业务的收入和毛利下降。

不过有媒体报道称,此前中移动成立 “终端部”,将原本分离的终端营销中心和终端管理处职能统一。中国移动各省分公司中,负责终端(目前以手机为主)的部门,已相继从市场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省级终端部门,并由省级公司部门副总级别负责人负责。

更有传言称,中国移动河北分公司可能会收回部分合作公司的定制手机销售权。如果传言属实,对恒信移动来说可谓沉重的打击,恒信移动数据显示,河北移动目前只向5家供应商采购定制手机,其中恒信移动占50%以上份额。那么另一块收入来源,用来“讲故事”的移动信息业务发展得如何呢?

恒信移动2009年的收入构成中,包括针对个人用户和行业用户的创新业务约占两成。其中有50%来自移动信息业务,其具体业务形态包括语音杂志平台、音乐语音搜索等;剩余50%来自行业信息业务,具体业务形态包括“农政通”、“移动总机”等。

语音杂志平台和音乐搜索业务主要是在恒信移动的子公司仪和信息旗下。这两块业务在2009年利润接近1200万,但在2010年公司的首份半年报中,这两块业务的利润下滑到仅200万元左右。

恒信移动在2010年年报中也坦承个人移动信息业务销售与服务业务由于受到TD网络基础建设不到位、移动政策滞后、用户发展缓慢、市场前景不明朗等影响无法有效开展新的3G业务,而原有业务受到公司主要客户中国移动业务政策变化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该业务在报告期内的业绩大幅下滑。

在业绩下滑的形势下,恒信移动去年上市募集的资金似乎也没有在业务上得到实际的应用。根据其公告,在其4.76亿元超募资金中,使用了90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

同时,在今年4月21日,恒信移动发布了一份关于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公告称,公司拟将原计划于2011年4月3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的移动信息业务平台改扩建项目延期至2012年4月30日。上述项目是其主要募投项目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1日深交所对创业板指数样本定期调整中,恒信移动等10只个股被调出。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