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华为2012年商用下一代传送网技术MS-OTN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03 08:24 
核心提示:随着云计算、超宽带、三网融合、物联网、LTE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业务渗透,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而多业务发展所带来的爆炸式流量增长,对城域网带宽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MS-OTN多业务传送平台,提供大容量通道,已成为传送网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OTN

随着云计算、超宽带、三网融合、物联网、LTE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业务渗透,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而多业务发展所带来的爆炸式流量增长,对城域网带宽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MS-OTN多业务传送平台,提供大容量通道,已成为传送网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OTN下一个形态

华为传送网产品线副总裁陈帮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固网与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了带宽需求的增长,传统的OTN系统已难以满足高带宽发展需求。尤其是分组业务的迅速增长与新型业务接口技术的涌现,使传统OTN对以数据为主的多样化业务的支持出现困境。

陈帮华认为,只有具备IP化传输能力,同时又支持OTN的技术,才是未来整个泛在化传输的关键。而MS-ONT将成为ONT的下一个形态,并受到重视。

据了解,2009年,ITU-T扩展了OTN支持多样化业务的传送能力(MS-OTN),使得MS-OTN技术在支持CBR业务的同时,具备了分组业务的传送能力。

而在过去两年间,MS-OTN技术依然在不断演进。目前,MS-OTN传送平台已经具备了任意CBR业务的传送能力,包括SDH业务、以太网业务、公共无线接口业务和光线通道业务等。

下一步集成包交换

为应对未来高带宽的视频业务与承载移动LTE业务,MS-OTN下一步将支持数据的集成包交换,“这是MS-OTN的核心所在。” 陈帮华说。

集成包交换不仅支持简单的VLAN功能,同时还支持L2层的MPLS与MPLS-TP。只有支持MPLS-TP,在对大型服务器做互联互通时,MS-OTN设备才能够承担部分L2层的转发功能,实现IP分发分流。

 陈帮华介绍,华为公司早期推出的ONT设备已经支持包交换,由于是同一板块与同一芯片,所以这些设备既支持VC交叉、OTN交叉,同时也指出包交换。

当然,除了集成包交换以外,未来,MS-OTN还将具备分组业务的传送能力(P-OTN)。

陈帮华表示,网络没有革新,只有演进。对于运营商而言,完全抛弃现有的PTN与OTN,重建一个P-OTN,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最佳的方式是基于现有大量OTN设备基础上,支持集成包交换。

“MS-OTN包含了P-OTN的形态,P-OTN只支持集成包交换,而MS-OTN业务更为丰富,不仅支持VC、OTN,还支持集中包交换,其外沿更宽。”陈帮华说。

2012年开始商用

华为认为,MS-OTN在技术上已经成熟,预计2012年开始商用。

陈帮华介绍,MS-OTN最早是由KDDI与德国电信结合业务发展需要提出了原始构想,并邀请华为进行深入探讨,目前,两家运营商对MS-OTN设备形态的要求越来越清晰。预计,德国电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进行测试,而整个项目将与2012年启动。而KDDI稍晚也将跟进。

“华为将在今年6月20号以后,展开MS-OTN的对外测试,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会推出小规模的商用与试点。”陈帮华说。

当被问及华为与国内运营商就MS-OTN方面的合作进展时,陈帮华告诉记者,在国内,华为与中国电信一直保持非常密切的合作,尤其在标准方面,华为与中国电信一起参与标准的起草与制定工作。目前,MS-OTN已经受到了产业链的广泛关注,以烽火通信为主的设备厂商也已明确表示支持。

据了解,2010年11月,华为成功研制出基于分组业务的ODUflex HAO样机,使得ODUflex在传送分组业务时能够动态调整业务带宽,并使网络部署更加灵活和经济,有力地推动了MS-OTN技术的产品发展和商用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