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田溯宁、杨致远、张明正联手竞夺云计算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23 23:27 
核心提示:十六年前,田溯宁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趋势创始人张明正,另一个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十六年之后,一件事情将他们捏到了一起,由当初的朋友变成如今的伙伴。这就是云计算。田溯宁说:过去四十年来,这是IT产业发生的一件最让人激动的事情! 坐在位于北工大软

十六年前,田溯宁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趋势创始人张明正,另一个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十六年之后,一件事情将他们捏到了一起,由当初的朋友变成如今的伙伴。“这就是云计算。”田溯宁说:“过去四十年来,这是IT产业发生的一件最让人激动的事情!”

坐在位于北工大软件园的“北京云基地”办公室,田溯宁接受本记者采访,回忆起十六年前的硅谷往事,仍然觉得那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际会。

1988年,张明正在台湾创立趋势科技,1994年,杨致远创立美国雅虎,同年田溯宁回国创立亚信。三家公司先后在日本东京、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雅虎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门户,趋势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软件公司,田溯宁则加盟中国网通。

1995年,三人硅谷际会,互联网正热,事业初创,可谓意气风发。

张明正回忆道:“那时候我们常在各种峰会上一起交流,田溯宁有‘产业报国’的理想,而我热衷于各种赚钱的商业模式,杨致远则常思考技术前沿,大家很互补,只是一直没有进行商业上的合作。”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6年。那一年,田溯宁离开网通,成立宽带资本。传统病毒产业赶不上互联网的脚步,张明正在为趋势寻找新方向。杨致远则准备接替塞梅尔特出任雅虎CEO,复兴雅虎。

2008年,杨致远复兴雅虎失败,巴茨接任。世界正在发生变化,三个好朋友都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找到了共同的事业,云计算。

“云计算时代,华人要改变‘做苦力’的产业地位,领领创新”。说这话时,初春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打在田溯宁的脸上,明媚生动。

四个行业的融合机会

田溯宁说,三个人身上要么有云计算的基因,要么有云计算的潜质。

云计算最早源于雅虎的hadoop,这是一个开源分布式云计算平台,雅虎门户、搜索、广告系统都基于hadoop平台,众多互联网企业如淘宝、百度的主要业务都基于Hadoop平台。田溯宁当时觉得,整合产业资源,一定要拉杨致远入局。

云计算最早由两种力量在推动,最大的力量是互联网。互联网发现大规模用户需要计算,而且是便宜的计算。雅虎最早是免费的,当用户发展到1000万时,EMC、IBM、HP太贵了,当时杨致远就想,能不能用PC服务器解决大规模计算与存储的问题?于是雅虎以陆奇为首组建了一个12人的团队,做出了Hadoop,成为最早的云计算软件平台。陆奇后来跳槽至微软,负责微软搜索,负责微软面向云计算的排头业务。

除了互联网,云计算的另一推动力量是软件虚拟化。过去一台PC一个人用,云计算时代则是100个PC、1000个PC,谷歌则是把100万台以上的PC联结起来,通过平行计算技术让所有用户分享,软件虚拟化从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说到软件,没有人比张明正更合适。”田溯宁说,华人做软件最成功的人是张明正。除了美国公司,软件公司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全球只有两家:一家是SAP,一家是趋势。

“还在网通的时候,我和明正就开始讨论,有什么事情,能像互联网、像PC技术、像移动通讯一样,改变这个世界的未来?”田溯宁说:“我们两人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就是云。”

田溯宁认为,云计算是媒体、通讯、IT、互联网这四个行业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革命。古登堡(活字印刷术)之后,媒体行业500年没有发生革命;贝尔电话之后,通迅行业100年没有发生变化;IT包括计算与存储行业,30年没有发生变化了;而互联网本质是通讯,已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四个行业融合,机会千载难逢。”

田溯宁认为,计算机的革命始于主机,终止于云计算。云计算时代,每个人都成为数据人,一辈子喜欢的电影、照片和日志,都可以存储;因为海量而便宜的计算能力,都可以分析、管理。而现在互联网太贵了,太乱了。

2010年5月,张明正与田溯宁合作,成立天云科技,同时,杨致远承诺以投资的方式进入田溯宁的投资机构,包括黑莓基金及云海基金。“三剑客”正式联手,意在抓住四个行业融合的云计算机会。

田溯宁的角色构想

云基地位于亦庄的办公室共12层,入驻企业有12家,均为宽带资本投资,包括天云科技、YOYO(友友)、中云、天睿、天维信通、天润融通、云立方等公司,投资额达5亿元。

友友是做云操作系统的公司,创始人姚宏宇原来是杨致远手下的一名干将。作为最早的云计算平台,Hadoop在商业上并不成功,那些人才后来一部分出走Google,一部分加盟微软,一部分人去了亚马逊。杨致远成了一个布道者,剩下一个人,贡献给了宽带资本,即友友天宇科技创人姚宏宇。去年,友友开始实现盈亏平衡。

Tcloud(天云科技)做开源软件,由张明正与田溯宁一起投资。云计算时代,不再是单一产品面向厂商,将由系统方案商面对客户,而天云科技正是提供云计算的系统方案。“这是我的老本行,亚信就是做这个的。”田溯宁说。

北京云基地生产服务器的超云科技,是宽带资本、北京市经信委与Super

Micro合资的。Super Micro是全球第四大服务器生产商,生产新一代云计算服务器,以前为雅虎和GOOGLE生产服务器,由杨致远介绍引入北京云基地。田溯宁告诉记者,Super Micro的特点就是节能减排,过去十台服务器,现在一台就够了,过去用unix的大型机,用硬件带软件,现在用户x86的小型机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