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t牵手Google Voice 抗击两巨头(2)
中国的大型网游业是顺应趋势、变革商业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大型网游普遍采用“点卡模式”的情况下,有企业带头推出免费模式,直接截断了原来的利润来源——点卡销售收入,而根据用户爱比拼的心理特征,建立道具收费模式,一举将原来的老模式打入“冷宫”。
回过头来看Sprint与Google Voice的合作,也显示出些许这样的意味。
众所周知,运营商是强烈抵制VoIP业务的。VoIP业务对运营商的主要利润来源——语音业务有着替代作用,而且,相比传统语音业务,VoIP业务的费用较低。因而,这种替代作用的效果不容忽视。而Sprint将其语音业务与Google Voice整合,对推动VoIP的普及有着很大帮助。
根据合作协议,Sprint用户可以将自己的Sprint手机号码设置为Google Voice号码,并可以通过Google Voice将这个号码同时关联到其他电话上。反过来,Google Voice用户在使用Sprint手机打电话或者发短信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Google Voice号码作为Sprint手机号码。这意味着,使用Sprint服务的用户无需换号或转号,也无需下载安装任何应用程序,即可享受Google Voice的各种服务,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服务的方便性。
从这一角度来说,Sprint确实在革自己的命:它需要忍受Google Voice对其语音业务收入的侵蚀。
那么,Sprint这种割肉的做法意欲何为?目的之一恐怕是为了获得用户。
通过与Google Voice整合,Sprint不仅有可能获得Google Voice的粉丝,还可能因为能提供更便宜的通信服务而吸引其他用户入网,并增加用户黏性。
除了获得用户,Sprint的做法也可看作是顺应无线网络发展趋势,走出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一步。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越来越喜欢从其他地方获得免费应用,以取代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信息服务公司Global Medley Advisors的一位分析师表示。
的确,除了VoIP业务冲击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外,即时通信类的应用也对运营商的短信业务造成了冲击。数据业务逐步替代传统通信业务已成为必然趋势。以Verizon Wireless为例,2010年第四季度,其无线数据业务收入占无线服务业务总收入的37%,占比同比提高31.8个百分点。
Sprint率先与谷歌合作,勇于挑战传统的盈利模式,被一些业界专家看作是“很聪明的做法”。
但是,既然破坏了原有盈利模式,Sprint就必须寻找新的赢利点。
只当管道?
“1、运营商未来价值在于‘LCP’,Location(位置)、Communication(沟通)、Pay(支付);2、C是基础也是人流,L是时空流,P是资金流;3、LCP实际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管道;4、LCP成为应用服务标配,运营商收过路费;5、越不想做管道越什么都做不好,甚至管道地位不保。”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在给运营商提发展意见时指出。
国外某些分析人士的观点也与此类似。“运营商在建立并发展自己的应用方面鲜有成功的。所以实际上,对运营商来说,网络才是关键。”一位分析人士举例称,“Verizon的 V Cast Video player实际上是与Hulu等视频网站竞争的一项应用,但前者流量无法与后者相媲美。Sprint和T-Mobile提供了类似的服务和谷歌地图比拼,竞争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此外,一些运营商在谈社交网络应用,但是随着Facebook等的崛起,他们的相关计划都慢慢流产了。”
而从美国运营商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出,目前,这些运营商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通过价格、终端来争夺用户,同时,新建网络以提升覆盖率和移动带宽方面。虽然,他们也在提供一系列的网络服务,但与主营业务相比,这些服务只能看做是一种尝试。
未来,运营商的盈利模式到底在哪儿,还未有定数。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