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美运营商“主动”收缩固网战线(2)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06 14:59 
核心提示:1984年att拆分后,七姐妹一直是在不断地重聚,2006年新att收购南方贝尔之后,小贝尔七姐妹合并为三个:占据东部市场的Verizon;西南部、西海岸、中西部和南部的att;西部的Qwest。2010年,Verizon将原Bell Atlantic

1984年at&t拆分后,“七姐妹”一直是在不断地“重聚”,2006年新at&t收购南方贝尔之后,小贝尔“七姐妹”合并为三个:占据东部市场的Verizon;西南部、西海岸、中西部和南部的at&t;西部的Qwest。2010年,Verizon将原Bell Atlantic的西弗吉尼亚州固网业务出售给了Frontier,算是“重聚”之后的再次“分离”。

传统业务下滑 迫运营商做新选择

1984年at&t拆分后,竞争放开,新兴电信运营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通信市场出现激烈竞争。竞争带给美国电信市场极大的繁荣,并且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通话价格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下降了40%。MCI一开始就是at&t的挑战者,到20世纪90年代,它已跃升为全美第二大电信公司。同样在at&t拆分后进入长话市场的Sprint凭借价格战术逐渐崭露头角。at&t的长途市场份额不断受到MCI和Sprint的蚕食而急速滑落。

反观本地电话,分拆对破除垄断并没有很大的效果。1995年,美国99%的本地电话市场为地方贝尔公司占据。地方贝尔公司利用其本地网络优势对新的进入者形成壁垒。甚至在1996年美国电信法允许长途电话公司进入本地电话市场后,本地电话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没有根本改观。即使是“七姐妹”之间的互相渗透,由于难以在对方占据传统优势的城市地区立足,往往都只能在城郊和乡村地区进行拓展。

20世纪以来,美国的固话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对这一困境,传统的固网公司中,激进如Sprint在2006年就剥离本地固话业务而专注于移动市场;全业务经营的at&t和Verizon则通过移动和宽带业务的增长来弥补固网话音收入的下滑,at&t的2010财年收入中,移动业务和固网数据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8%和25%,固网话音业务收入仅为22%;而单业务经营的CenturyLink、Qwest、Frontier等公司就只能寄希望于光纤宽带和并购了。

2010年Verizon向Frontier出售14个州的固网业务,这14个州之中,除了原Bell Atlantic的西弗吉尼亚州固网业务外,基本都是乡村固网业务。出售后,Verizon表示:“增长和资产将侧重于无线、Fios光纤服务及其它宽带服务,并且全部光纤化,保留的本地固话业务将在人口稠密地区专注于Fios服务。”很明显,Verizon已经将其固网业务收缩至其传统的有优势、有利润的地区,并将其客户资源逐步转为宽带和FMC客户。这也代表了传统固网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