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金融IC卡市场需求超500亿 大唐电信或收益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江怡曼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26 12:29 
核心提示:逛超市、看电影、吃饭这些小额消费,只需要将银行卡像公交卡一样在POS机上刷一下,然后再输入自己的指纹,不用几秒钟,这笔支付便可以完成。 随着央行推进用更具科技含量的金融IC卡替代原先的磁条卡,这一切将在不远的将来逐渐实现。 近日,央行发布《关于推

逛超市、看电影、吃饭这些小额消费,只需要将银行卡像公交卡一样在POS机上“刷”一下,然后再输入自己的指纹,不用几秒钟,这笔支付便可以完成。

随着央行推进用更具科技含量的金融IC卡替代原先的磁条卡,这一切将在不远的将来逐渐实现。

近日,央行发布《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以促进中国银行卡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金融IC卡的安全系数要远远高出磁条卡,对国内支付交易安全有重要影响。”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时表示。

申银万国认为,此番央行金融IC卡升级的存量需求约为210亿元,考虑更换和挂失,平稳期每年增量需求40亿元左右。金融IC卡升级带动的软硬件升级市场总需求超过500亿元。

金融IC卡全面登场

据了解,《意见》就IC卡发行、受理环境改造提出了时间表,其中明确要求2011年6月底,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商、邮储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

中信证券研究部通信组研究员宫俊涛认为,不同于之前的市场传言,此次金融IC卡推出有了明确的官方表态,并给出了详细的时间表,这意味着该市场正式启动。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认为:“此次的推进计划超预期,推进的时间表也要快于之前预期。”

“金融IC卡的优点,一方面当然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于它能涵盖包括社保、指纹等更多种信息。”马遥表示。

据了解,磁条卡容易被复制,而IC卡采用芯片级密钥,在安全上更有保障。此外,磁条卡一般只能刷卡使用,而IC卡有可交互性等多种优点。

那么,对用户而言,是否需要立刻将原有的磁条卡更换成IC卡?

“金融IC卡的推广是指长时间淘汰原有的磁条卡,并不是短时间内将原有的磁条卡全部换掉,原来的磁条卡可以继续使用,只是在新办和补办环节代替原来的磁条卡。”马遥表示。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银行卡主要分为贷记卡和借记卡,其中贷记卡的有效期一般是5年,所以市面上流通的贷记卡最多将在5年内被基本替代,而借记卡由于没有年数限制,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事实上,金融IC卡的推广除了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关费用的提升。分析人士认为,新增资本支出包括IC卡购买、ATM机和POS机的升级等。

“如果实现全面更换的话,在不包括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初步估算每年新增办卡量将达5000万张,再加上ATM机的改造,银行每年将多出50亿元左右的额外成本,这时候银行很可能会考虑将这部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马遥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