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小灵通年底退市恐成泡影 基层运营商呼吁出新政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金朝力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16 15:13 
核心提示:按照工信部既定部署,今年小灵通将彻底退市。记者日前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各地都出台了很多积极措施,但按照目前退网进度,小灵通用户到年底将无法实现全部退网或转网,基层运营商已叫苦不迭,呼吁出台新政策。

 

我国小灵通用户在巅峰曾达到9300万,北京小灵通用户接近260万
我国小灵通用户在巅峰曾达到9300万,北京小灵通用户接近260万
 

按照工信部既定部署,今年小灵通将彻底退市。记者日前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各地都出台了很多积极措施,但按照目前退网进度,小灵通用户到年底将无法实现全部退网或转网,基层运营商已叫苦不迭,呼吁出台新政策。

我国小灵通用户在巅峰时曾达到9300万,同时北京的小灵通用户接近260万。随着小灵通退市的推进,用户怨声载道,小灵通信号越来越弱。北京运营商同时纷纷推出相关优惠以及携号转网相应补贴政策。

记者从北京联通了解到,从即日起至3月31日,小灵通用户可办理“北京联通沃家庭全能套餐”业务,同时办理“小灵通撤机”业务,可获得价值200元的购物卡。针对有消费者反映小灵通信号近期不稳定的疑问,北京联通10010客服人员表示,小灵通的基站目前没有变化,但将逐步退出市场。

据了解,北京算是退网最彻底的,但某报刊亭出售小灵通卡号的卖家对记者表示,买小灵通卡号的人当然比之前有很大程度的减少,但还是存在的。另外,很多中部和东部省市仍有大量小灵通用户,例如山东联通还有大约500万小灵通用户,仅济南市小灵通用户就有60万左右;截至去年12月,武汉市仍有60多万名小灵通用户。来自工信部的消息称,截至2010年11月,小灵通用户仍有3034.7万。

据了解,在小灵通退市的过程中,主要有三大主要问题限制了小灵通用户退网的“脚步”。首先,资费优势。小灵通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每分钟0.2元的资费标准,让很多用户不愿放弃;其次,小灵通用户转至移动网络,首先需要购买新手机,部分小灵通用户并不愿意支付这笔费用;第三,不少用户希望在小灵通退市时,可以不强行规定转入某一家运营商,而是可以随意挑选运营商、网络和资费。

记者在采访小灵通用户时也发现,很多用户认为小灵通有很多优点,如省电、辐射少,而且是绿色环保、最有效的工具,且用户用了很长时间,已经习惯,不愿舍弃。

据了解,运营商目前的措施只能是停止发展用户,但仍提供小灵通充值服务。有关专家表示,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小灵通退市细则仍未出台,小灵通退市进程相对缓慢,似乎成了运营商的心病。以现有速度实现全部退网至少要两年!小灵通退网时间只有不到1年,如何实现小灵通用户全部自愿退网或转网,不仅考验电信运营商的智慧,也将考验政策出台者的智慧。

小灵通中国大事记

1998年1月 浙江余杭区正式开通小灵通,实行单向收费,标志着小灵通正式进入我国市场。

2000年6月 原信息产业部下发通知,将小灵通定位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这标志着限制小灵通发展的政策有所松动。

2002年8月 小灵通在全国200多地市开通,系统网络容量达1100多万线,网上用户数超过600万。

2002年12月 小灵通业务在除京、沪之外的地区全面开禁。

2003年3月 小灵通在北京怀柔区放号,正式冲破“禁止在京、津、沪、穗发展小灵通业务”的政策限制。

2003年12月 我国北方10省市区小灵通实现短信互通。

2004年7月 小灵通、手机实现短信互通。

2006年10月 据原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小灵通用户达到9300万。海外小灵通用户超过700万。全球范围内的小灵通用户已经突破1亿。

2009年2月 根据工信部的相关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无线市话用户数已降至6893.1万,跌破7000万户大关。(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