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行业应用铸就双刃利剑
一位中国联通的高管对记者表示,2009年3G发牌之后,3年来,行业应用在中国联通内部逐渐成为了一个很特定、很重要的词汇。“这个词汇,就是以3G为主,配以固网宽带集成等能力,针对各大行业、企业提供的特定服务。”他说,3年来,这个特定服务逐步由此前的“非标综合产品”,演变成为了解决方案与标准化示范应用共生的格局。
而在此背后,3年来,中联通在集团客户领域经历了大阵痛和大变革。例如,此前以固网宽带为主的“宽带商务”变为了以3G为主的“沃商务”;此前的集团客户组织机构被大调整,人员大量填充;而产品线也进行了重新梳理等。
三年一瞬间,一年一跨跃,变革后中国联通集团客户业务已成为一把双刃利剑:一方面,以3G为主的集客业务有力推动着3G个人用户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3G网络带宽和产业链优势,又推动了集客业务在移动信息化领域的快速攻城掠地。
4万ICT服务大军
时间回到2009年末、2010年初,当时,一直在努力推动内部融合的中国联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机构调整。在这轮机构调整中,新的集团客户部由原集团客户部、商务客户营销中心和政企客户营销中心三个部门合并而成,实现了组织升级。随后,中国联通从总部到地方公司进行了以年龄为标尺的密集人员调整。许多部门的中层以上管理者被大规模精简,大量部门副总或中层进入集客部下设的行业客户事业部,成为行业客户总监,也就是面向行业的高级经理。集团客户部的编制达到了罕见的近200人。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公司的集团客户部的名称悄然改变为:信息化应用服务中心。尽管有批评者在当时指出,“中联通的集团客户部变成了‘养老部’”。但无论如何,行业市场作为信息化转型的支点,重要性前所未有的突出了。硬币的另一面是,在ICT服务能力方面,中国联通仿照德国电信等欧洲运营商的组织架构,成立了大量覆盖专业领域的子公司。经过这一轮机构调整,中国联通在全国形成了约3.8万名集团客户经理,5000多名系统集成工程师的ICT服务大军。
“养老部”的杀伤力
这一战略迅速见到成效。
2010年工作会召开,中国联通集客业务的重心落在了重点示范应用的打造,以及重点行业的梳理和开拓之上。
完成了机构调整任务的中国联通,与大型集团客户的签约频率大大提高;由部门副总转型而来的首席客户经理们广阔的人脉资源及开拓能力,使得市场拓展效率上了一个台阶。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联通先后与招商银行、南方航空、南方电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格力空调、广东发展银行、腾讯、中国平安等数十家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信息化,随身化”理念的指导下,中国联通迅速告别了原中国网通在北方打造的“宽带商务”集客品牌。在这段无明确集团客户品牌的真空期内,全新的“沃商务”品牌逐步确立起来,并形成了移动办公、物联网、电子商务三大类一揽子“沃商务”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以3G为主的行业信息化战略在此阶段明确下来。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部总经理田文科对《通信产业报》(网)表示,中国联通在内部对海量集团客户应用进行了划分,以上每个产品线中的产品都有着其相似的脉络。
这一年,中国联通对卓有成效的打造了“横向协调联动、纵向指导管控”的集客前后端一体服务管理体系。在各地分公司,集客经理们为一些专门的行业应用产品给出了定义,这些专门的行业应用产品被制定了收入指标,为了实现这些指标,专门的数据库、终端库建立了起来。“每一种终端基于什么样的系统,有怎样的应用和案例;上下游的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有哪些成功案例,有哪些解决方案。”上海联通的一位集客经理说,包括自身的人员储备等,大量的数据进入库中。
新联通在各地的集团客户运行和业务拓展机制无疑建立了起来。当年,中国联通确立了以政府、金融、汽车、交通物流、航空、电力、能源、卫生医疗八大行业信息化为突破口的战略推进策略,这一战略一直延续至今。(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