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联通 >

分析称中国联通即将迎来3G爆发性增长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人民邮电报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16 10:38 
核心提示:在中国三大电信企业公布年报后,我们更新了行业和公司模型,作出如下调整:上调了移动和固网宽带业务的长期行业渗透率;认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从中国移动手中获取更多市场份额;2011年和2012年人民币对港元分别升值5%。

在中国三大电信企业公布年报后,我们更新了行业和公司模型,作出如下调整:上调了移动和固网宽带业务的长期行业渗透率;认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从中国移动手中获取更多市场份额;2011年和2012年人民币对港元分别升值5%。

上调行业渗透率假设

与其他国家的手机及宽带渗透率相比,我们认为中国在未来5~10年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推动力量包括:持续的城市化;不断提高的消费力;用户消费行为继续转向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手机和宽带仍将是整个行业的两大增长动力,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是受益者。

3G爆发性增长

到2010年年底,三家电信企业报告手机用户总数8.42亿,相当于64%的渗透率。我们认为在中国有20%~30%的用户持有两张以上SIM卡,因此预计有效渗透率只有45%~50%,低于上述名义渗透率。我们进一步估算出农村地区的有效渗透率仅为20%~30%,远远低于城镇地区的70%~80%。我们将2015年和2020年的手机用户数量预估分别从之前的12.3亿和14.7亿上调至14亿和18亿。因此,2015年和2020年的渗透率预估值分别从之前的89%和104%升至101%和127%。

工信部公布的数字表明,截至2010年年底,宽带用户数总计1.26亿,相当于32%的家庭渗透率。我们认为,在来自政府的压力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光纤宽带升级规划非常激进,因此中国的宽带增长将日渐加速。除了手机业务,我们认为宽带应该是另一个行业增长的推手。因此我们将2015年和2020年的宽带用户数量预估从之前的1.86亿和2.26亿分别上调至2.66亿和3.79亿,进而同期家庭渗透率预估从之前的45%和52%分别升至65%和88%。值得注意的是,约20%的宽带用户是企业用户,因此实际的家庭渗透率预计2015年为52%,2020年为70%。

上调3G业务预测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增长势头迅猛,主要受下列因素推动:消费行为改变;智能手机降价;微博等应用。我们将2015年3G用户数量预估值从之前的3.8亿上调至5.18亿,2015年3G用户在总用户中的比例预估也从31%升至37%。2011年~2015年间年均3G净增用户数量预估也从之前的6700万上调至9400万。

市场份额转向联通和电信

中国市场格局比较独特,占主导地位的运营商中国移动受到TD技术劣势的困扰,这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提供了重新洗牌的机会。不过,“三足鼎立”的格局是全球范围内对运营商而言最有利的竞争格局。

鉴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较于中国移动的3G技术优势,我们预计长期内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赢得更多市场份额。2015年移动、联通和电信的市场份额比例将从2010年的69%、20%、11%变为57%、25%、18%,到2020年将变为52%、27%、21%。其中的基本假设是:中国移动在净增用户总数的市场份额将从2010年的53%降至2015年的33%,到2020年将进一步降至29%。

由此,我们预计移动、联通和电信的移动业务收入市场份额格局将变得更平衡:2015年预计为59%、24%、17%,2020年预计为54%、26%、20%,相比之下2010年为77%、14%、9%。

再加上强劲的宽带增长,我们预计移动、联通及电信的总收入市场份额比例在2015年将变为47%、26%、27%,2020年变为43%、28%、29%,相比之下2010年为55%、20%、25%。要指出的是,联通的收入市场份额提升幅度更显著,因为我们预计联通在国内高端用户市场将赢得不小的份额。尽管从用户市场份额看中国电信是更大赢家,但其收入市场份额增幅将不及中国联通,原因在于:联通收入有更大一部分是来自增长较快的移动业务;联通的盈利能力更强(主要得益于WCDMA价值链支撑更好),能在移动市场赢得高端客户。

目标价上调至9元

以反映3G业务增长

我们将2011年~2013年间联通3G净增用户数的预估值分别从1800万、1800万和2500万大幅上调至2800万、3200万和3500万。由此将同期现金手机补贴成本假设从之前的89亿元、100亿元和136亿元分别调高至229亿元、298亿元和367亿元。(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