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将于6月26日发布4G语音VoLTE白皮书

来源:DVBCN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6-18 22:42 
核心提示:语音技术方案是TD-LTE手机发展的重要环节。从LTE FDD的商用经验来看,具备语音和宽带数据能力的智能手机是用户最为满意的终端形态。对此,运营商和设备企业在近期逐步明确了TD-LTE语音方案,其中CSFB方案在2012年底至2013年初进行了试验。

据来自GTI的确切消息,中国移动将于6月26日发布4G语音VoLTE白皮书。目前,4G移动运营商开展VoLTE运营的必要性如何?VoLTE业务有哪些优势?FDD LTE运营商部署VoLTE的现状如何?TD-LTE运营商部署VoLTE的现状如何?实际的VoLTE建设和业务部署中,仍然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基于TD-LTE的VoLTE目前存在哪些短板?中国移动TD-LTE的语音业务开展或将采取何种策略?这些都是目前业界很关注的焦点问题,下文进行简要总结。

LTE是未来国际主流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当前,LTE网络建设与4G业务开展正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据笔者今日从UMTS论坛了解到的最新信息,目前全球已有174个LTE网络正式投入商用。话音业务是移动通信网为用户提供的基础业务之一,是电信企业重要的收入流,别说放弃,哪怕是这部分收入降低都会给运营商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在4G时代,需要能为用户继续提供电信级质量的高清语音服务,如图1所示。

另外,新型移动互联网OTT业务对移动运营商语音业务的替代效应正在加速,国内OTT业务从用户规模(微信注册用户数从2012年初的5000余万快速增长到9月的2亿,12月底接近3亿,米聊和陌陌用户数超千万)和业务功能(各公司的OTT业务功能在不断丰富,比如基于位置的延伸服务、二维码服务,甚至微信已有视频通话功能等)上都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些使得OTT业务对运营商的话音业务形成了更为强劲的替代。正如笔者在此前的文章《全球运营商对抗OTT步伐加大:推移动高清语音通信服务》中所言,从运营商的商用现状的势头看来,发展4G VoLTE高清语音,是移动运营商应对OTT冲击的“利器”。

而在LTE时代如何顺利实现对话音业务的承接,是业界在目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由于目前VoIP业务的性能指标未能达到现有电路域语音业务的质量,而且需要全网布署IMS(IP多媒体子网),因此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语音解决方案:基于双待机终端方案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CSFB和VoLTE。CSFB和VoLTE均为3GPP定义的LTE语音解决方案。

其中,VoLTE是业界公认为解决LTE网络中语音服务的目标解决方案,也是未来的主流方案。VoLTE采用了宽带AMR话音编码(W-AMR)技术,音频范围可覆盖50~7000 Hz,能实现更丰富、更自然的高清语音通话。VoLTE话音业务有以下两个优势:一方面,LTE具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另一方面,LTE IMS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话音清晰、时延短,并且可以融合视频多媒体等多种业务。而VoLTE方案在频谱资源利用、高清话音和视频编解码的引入、与富媒体通信的无缝集成等方面具有优势,可显著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未来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运营商LTE网络的加速建设和IMS的部署,VoLTE将成为主流的话音解决方案。2012年8月8日,韩国电信运营商SK电讯、LG U+宣布商用VoLTE,成为全球首批商用VoLTE业务的运营商。SK电讯的VoLTE采用高清语音技术,并将在未来提供更多的富通信业务。此外,Metro PCS也在2012年8月通过LG智能手机推出了VoLTE服务。美国Verizon Wireless也拟在未来提供VoLTE业务,并声称在2014年,VoLTE将成为其唯一的语音服务技术。KDDI计划在2013年进行VoLTE业务的测试和验证,并在2014年初正式商用。

尽管VoLTE的技术标准、网络架构及业务流程非常清晰,但在实际的VoLTE建设和业务部署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VoLTE需要终端、无线和核心网的全面支持和优化,从目前来看,实现复杂度较大。例如,LTE网络建设初期的覆盖连续性问题、VoLTE语音质量保障、支持VoLTE的终端不足等。以终端为例:主要的VoLTE终端形态包括软终端的话音业务(即“LTE数据卡+软终端+电脑”方式)、硬终端“LTE CPE+固定话机”方式以及支持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以智能手机为例,要求支持SIP协议栈、安装VoLTE客户端、支持QCI=1专用承载和所需编解码方式等,要求VoLTE提供AMR-WBG高清话音编解码,支持VoLTE、SMS、RCS等多媒体通信的无缝集成,以期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以实际VoLTE商用案例来看,部分开展了该业务的国外运营商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如GUI深度集成、设定专门的VoLTE按键、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深度合作定制手机等。

中国移动受制于3G网络竞争力较弱,企业利润率也开始下滑,因此它期望通过TD-LTE改变被动的局面。

在过去的3年中,中国移动积极配合工信部的TD-LTE室内和外场测试,并于2011年在6个城市展开小规模外场测试,于2012年启动第一次TD-LTE网络设备的招标,采购2万个基站覆盖了13个大中型城市。根据中国移动的上市公司公告,其计划在2013 年底完成总共20万个TD-LTE基站的部署,覆盖超过100个城市,并将在后面的几年里进一步扩大TD-LTE的规模,到2014年年底,完成总共50万个TD-LTE基站的部署,覆盖全国。

目前全球FDD LTE发展较快,VoLTE、CSFB及双待这三种语音方案均已商用,但TD-LTE语音方案整体缺乏规模验证。特别是VoLTE,还没有TD-LTE运营商发布商用计划,TD-LTE VoLTE目前没有端到端成熟的系统和产品,终端和芯片产业比较滞后,目前需要完成TD-LTE VoLTE/eSRVCC端到端整体技术方案研究,包括业务平台方案(业务平台规范)、网络实现方案(网络设备规范)、终端要求(终端规范)及相关关键技术研究等。VoLTE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力,笔者今日从GTI了解到,在今年GSMA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期间,中国移动主办的GTI亚洲大会上,中移动将会发布VoLTE白皮书。

另一方面,语音技术方案是TD-LTE手机发展的重要环节。从LTE FDD的商用经验来看,具备语音和宽带数据能力的智能手机是用户最为满意的终端形态。对此,运营商和设备企业在近期逐步明确了TD-LTE语音方案,其中CSFB方案在2012年底至2013年初进行了试验。另据笔者了解“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度课题申报指南”中的“TD-LTE/LTE FDD/TD-SCDMA/WCDMA/GSM多模多频智能终端研发”课题要求可升级支持VoLTE。2013年,运营商的网络将进入4G时代,随着中国移动对LTE实验网的快速推进,以及用户高速流量需求的不断扩大,预计2013年整体移动网络将向4G演进,4G的终端也将陆续上市,配套运营商用户的拓展。

当LTE网络达到全覆盖时, VoLTE语音方案将成为运营商的终极解决方案。但是,真正实现VoLTE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电路域语音业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分组域业务并存,基于双待机终端的语音解决方案和基于CSFB的语音解决方案将在网路演进过渡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最终,随着LTE和IMS网络的全面部署基于VoLTE的语音解决方案将是最终的解决方案。据笔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中国移动的4G语音服务将以VoLTE/SRVCC为目标解决方案,以双待机或CSFB为过渡方案。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